第(1/3)页 翟达的一条微博,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这种卖关子似的预热,虽然没什么新意,但确实有效。 许多人都开始猜测他所谓的“接二连三的作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书,有人说是鸿图OS要出新的小游戏了,还有人说是并蒂双娇要迎来第三位成员了。 以后就是三娇并蒂! 凤凰传媒那边也传来消息,《断指》的出版没有任何波折,已经进入了务实的推进之中,装帧封面设计、排版、校对等,再加上星浪那边沟通节目细节,每天邮箱里塞满了东西。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没忘记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免听课办妥了之后,时间充裕了许多,他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实验室里。 每天无尘服脱了穿、穿了脱,愈发的熟练。 各种相关设备越来越熟悉,外延生长(CVD)、低制程光刻机、离子注入与退火、钝化、检测、切割。 即便不考虑衬底制造,碳化硅功率器件也有十二个工艺大项,三十多个工艺小项,孙婷、葛巧巧、齐林可以只关注自己的领域,但翟达不行,他要全都撸了一遍。 他们是将,翟达是帅。 当然,那些动辄数百上千万的设备,翟达也都给它们留了《私密写真》,尤其是带黑箱的。 越黑他越喜欢。 不过有趣的是,他发现陶哲理刷脸的频率极高,大部分设备的头几次讲解都是他,这说明对方平日的工作内容和他们高度重迭,甚至肯定就是做碳化硅半导体器件的。 因为很融洽,陶哲理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手稿笔记。 虽然他并非是系统认可天赋的人,但这并非意味着他没有才能。 想挖 翟达一直都会提醒自己一件事,那就是天赋只是天赋。 而能力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 系统的巧妙运用,让他有了全新的人才挑选方式,但不代表他会被一直牵着鼻子走。 即便博尔特那样的顶级天赋,没有机遇和积累,也终将一事无成。 再举个例子,鸿图OS项目组中最强的那批程序员,因为环境优秀、工作愉快、富有成就感等原因,成长的也相当迅速,其中有几个若是拿出来,和半年前的程墨比,水平还要强一些。 一个人哪怕并非天才,当他坚持且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也一样能够获得强大的“能力”。 能力就像一个“果”,天赋只是这果实的其中一“因”罢了。 “陶师兄,研三毕业后你什么打算?继续读博?” 学士楼食堂,翟达和陶哲理一人一个餐盘,边吃边聊。 陶哲理点点头:“我基本就是吃科研这碗饭了,可惜本科的时候没明确道路,当时是有机会直博的被我放弃了,不过现在也还行,这个领域缺人” 可不是么?当下全国琢磨碳化硅半导体的,不知道1000人有没有。 也只有涉及航天、军工的顶级高校才有这个土壤。 “还行不就意味着可以更好么?没想过进企业?” 陶哲理尴尬的笑了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我还没想好.” 他不是个果决的人,否则当年也不会错过直博机会,当时就是在科研和就业两条路上犹疑不定 翟达也不着急,故意说的风趣一些:“没事儿,你心里有我就成,机械核心研究院无论薪资待遇还是前景,会好到让你惊讶。” 似乎是觉得话题断在这不够和谐,陶哲理主动道:“反倒是你更让我惊讶,原本我以为会不太好接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