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翟达嘿嘿一笑,打了个响指: “没有!” 葛巧巧: 没有你这么骄傲么? 虽然鸿图盈利能力日渐丰满,月营收已经达到千万级,但依旧差不少。 不要说鸿图,哪怕加上越达餐饮,再加上他的作家小金库也费力。 这就是半导体。 数十年来的人类制造业顶峰之一,工业的高岭之花,没那么容易入手。 葛巧巧面露难色,直到翟达补了一句:“但也不需要!” “正因为实业更困难,更笨重,国家对相应领域的支持也更大,钱在做事业的时候只是一个工具,这方面交给我就好。” “哦哦..原来如此!” 其实葛巧巧也就听个音,没太懂。 翟达宽慰道:“暂时不用想这个问题,我们距量产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一项一项来。” “比如?” 翟达又打了个响指:“比如良率太低。” 即便不考虑电机部分只看半导体。 一块合格品也意味着:在衬底自身质量可靠的情况下,外延、光刻、离子注入、沉积栅氧层、切割、封装等环节,都达到了理想要求。 半导体这样工序复杂的产物,其良品率非常重要,代表了成本,代表了效率,代表了产量,但计算方式却是“累乘”。 举个例子,假使有十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良率都是90%,看上去很不错了是么? 但最终的良品率就是90%的十次方,只有可怜的34.8%。 一般来说,半导体行业需要有50%以上的综合良品率,才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比如他们的衬底供应商“英飞凌”,自身的良品率也才60%左右。 良品率达到70%以上,才有大规模量产的条件。 90%以上,才能称之为“成熟工艺”。 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被提出十几年来,迟迟未能在市场大放异彩的原因,良率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即便是全球前列的英飞凌(他们的衬底供应商),也不怎么滴。 能挣钱么?能的兄弟,毕竟是高精尖不是?一块底衬几万块,一套设备上千万,当然是能挣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