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翟老师说的就是比培训老师说的好懂,从乌托邦时就是这样。 后来回到高中,感觉老师讲得好乱也不够帅。 “那这么好的东西,咱是不是不能卖给外国人?” 翟达上下打量了刘静一番,有些奇怪她为啥会思考这种问题. 按照现在普遍的认知,一般来说都会默认东西越好,越要卖给外国人,差的才留在国内。 他摇摇头道:“不,我争取至少保证30%的产能卖到国外。” “啊?为啥?” “这样才能摧毁他们正在研发碳化硅领域的企业。” 刘静若有所思,不管怎么说,解答了她心里的一点疑惑。 学员是这样的,也许她培训并不拉胯,但没出过小县城的刘静,总对“自己在学什么”无法构建出整体概念,这种看似遥远的问题若不清晰,终究会磨损前进的动力。 翟达觉得也许可以在培训中加一些“大方向”内容。 刘静心情大好,笑嘻嘻道:“谢谢翟老师!我分你一只姐猴!” 不等翟达拒绝,一只炸的焦黄酥脆的蝉幼虫,就放在了翟达洁白的米饭上 刘静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翟达看着餐盘一阵难受,背后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会长,浪费粮食不好哦~” 转过头去,程墨满头大汗,有一种挣扎过后选择尝试,尝试过后意外很爽,爽完了意犹未尽的通透感。 ———— 最后翟达没有吃。 而程墨吃了两只。 充实而平静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时间来到了六月中旬,这处原精密仪表厂的院落里,培训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大量的操作员工人逐渐拥有了不错的水平。 搞研发、修设备、明原理是不可能的。 但操作设备,没问题。 甚至未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成为正经的工程师。 近300人的队伍里,已经涌现了一小批技术强手和卷王,在各项评定中都相当优异。 事实证明,在培训充分且愿意学的情况下,高中学历完全能胜任高等产业工人的身份,甚至个别优秀者在朝着“工程师”快速前进。 高中高中,高级中学,以前也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呢。 送外卖、打螺丝、干力工,不是他们的必然,只是他们的黯然。 隐隐的,翟达还感觉到了一丝外力的支持。 比如几个比较顽劣的员工,眼看着要被刷掉了,态度近来渐渐端正了起来。 听说是县里有人在搞走访,劝说了各自的父母,继而约束了这些小年轻。 更具体的翟达也不清楚,他需要顾及的事情太多了,技术上他可以与最普通的员工讨论、手把手教,但管理上,这种事终究不值得他分心,最多就终止在了培训学校临时校长“屈振”那一层。 不过六月十五号的时候,培训学校出现了大变动,“π”成员基本都返回了哈城,他们将去面临最后的考试,完成自己的本科学分,并兑现“半年之约”。 等七月时,他们将王者归来,并带着数十名在哈城一直进行培训、毕业于哈工大等知名院校的应届生。 这些人的培养方向更复杂一些,保底按照中级工程师安排。 届时,也就万事俱备,开始投产了。 这一日,翟达独自从培训学校中开车驶出,打算去东阳实验小学接唐小葵,走到大门时,却发现这里有点不同。 一条马路之隔,对面多了几个遮阳伞。 阴影下支着桌子,摆着一些水果,旁边还有泡沫箱,应该是冰镇饮料一类的 附近的村民么倒也正常,正是农闲的时候。 翟达正准备直接离开,却听见了那边爆发出了争吵声。 “你这葡萄下边都烂了还卖给我!这不明摆的坑人么!” “呀咦.呀” “我看你是个哑巴可怜才买的,本身就不便宜,你就这样?!” “咦呀呀” 翟达略一犹豫,是停在了路边,这片都是公司学员,遇到了还是看一眼吧。 已经围了七八个人了 他没有立刻出现,而是从侧面过去,路上听了个大概。 就是有学员买了摊子上的葡萄,连着筐拎了回去,数量不少估计也不便宜,结果回去发现一小半都是烂,过来要退钱还不给 翟达走近了看到,卖葡萄的是个年轻女孩,二十岁甚至不到的样子,穿的很旧但很干净。 皮肤有一种不常晒太阳的苍白,加上长得还不错,估计那男学员也是视觉上觉得“我见犹怜”,才掏钱买了这么多葡萄。 这并不可耻,反而应该表扬,善举论迹不论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