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高冷、高逼格的商务空间,有惬意自由的休闲区,也有温馨的地下食堂,以及提前准备的各种实验空间。 单独一区,可容纳500-2000人不等,办公部分就人多些,实验室就人少些。 这下不单是哈城员工进大观园了,所有人都进了大观园。 负一层空荡荡的食堂内,翟达对李康达说道:“规划里,每个区都有一个小食堂,保证员工数量增加后就餐需求能得到保障,每个食堂大概10-15个门面摊位。” “不一定全是吃饭的,也可以是果汁、小卖部、零食一类的,而且研究院员工消费能力挺强的我计划三分之一摊位优先选用员工内部家属,三分之一对外招商,最后三分之一,可以留给本地的特殊家庭。” “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贫困家庭、‘L士’遗属等,当然无论哪一种,管理模式是统一的,食品质量和卫生都要有保障,不过特殊家庭可以有试运营的长免租期。” 李康达眼睛一亮,当天他今天亮了太多次了:“这真是太好了.我回头和人社局讨论一下。” 翟达似无意间提起:“人社局之前有个小伙子叫孟涛,培训学校和他打过几次交道,人不错,也很关心扶贫助农,也许可以让他来负责。” 作为稳赚不赔的小生意,有利益就必然有矛盾,相对而言,翟达更信任让孟涛来处理这件事。 李康达暗自记下了这个人,县政府从上到下也近千人呢,他也不可能谁都认识。 之后众人在A区门口,搞了一个简单的剪裁仪式,大红绸一刀两断,放了一卦鞭炮,但也仅此而已。 研究院的事情很多,也不需要用总部来提升名望,没有搞专门的盛大典礼。 甚至一些想来捧场的,如高媛媛和拍节目认识的那些艺人,翟达都拒绝了。 简短仪式后客人离去,研究院众人则是马不停蹄,开始了入驻工作。 工作区域都是划分好的,但工位是摇号的,当然没那么严格,和好朋友商量一下,内部交换没问题。 其中能看到“倒吊之塔”的靠窗工位,竞争格外激烈. 而且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了一个小礼盒,里面有一张员工证,一个1888的红包,以及一部最新的中兴手机。 最近这家国内企业发展很快,虽然国际市场表现远远比不过三星,但产品质量上升很快,国内已经渐渐有了“一哥”之姿。 原“一哥”联翔,虽然也用了鸿图,但不知为何产品力总是差一截. 大概是心思没放在技术上吧。 总之,在研究院工作是真不缺手机,自己不用也可以给家人、送人,厂商排着队想往里送,换取一点技术支持时的笑脸。 而在A区四楼的会议室中,π的成员们正在进行一次全新的会议。 这次人员比上次更齐,除了尚未毕业的周墨和在桂省帮敖文改组公司的吴越,π的已启用人员都来了。 人体工学椅不再有廉价的罩子,外面也不再有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十几米长的会议桌上,翟达坐在首位,看向下边的众人。 兵强马壮不言而喻。 当然,还有新成员。 翟达笑了笑道::“介绍一下,沈睿老师,代号‘纺锤体’,是新加入的成员。” 长桌末尾,沈睿老师微笑的自我介绍了一下,年纪明显比其他人大不少,不过并不局促,只是好奇。 他不会和年轻人一样,轻易对这个“π”产生归属感,他更多还是对于翟达以及研究院本身的认可。 真要论,他更喜欢“乌托邦”的那群孩子,也大部分都是毛纺走出来的孩子。 而其他人,则在揣摩“纺锤体”这个代号的意味很复杂。 生物学、社会学都有不同的示意.不知道这位是哪一种。 介绍完新参与者后,翟达拍了拍手道: “先说点轻松的,给你们也准备了一点‘开工礼物’。” 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纷纷望了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