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翟达看向副驾,之前都是两个人来着。 现在让我手往哪里放.苦也。 路过某处田地时,翟达居然看到了一排排前进的收割机,显然秋收要陆续开始了。 终究是自己“亲手”救回来的田地,翟达索性跟了一段路,之后下车站在田边张望了一会儿。 东阳的主要作物是水稻,许多城市里的人以为只有小麦成熟才会金黄,其实水稻也是,而且是绿杆黄穗,颜色更加有层次感。 现代化种植下,整整齐齐,一望无际,堪称美景。 之所以没有真的发展成“景观”,大概是因为农民没心情专门给城里人拍照,成熟了之后基本都是掐着日子收割,堪称十万火急,自古春耕秋收都忙,误了日子,种也白种。 翟达也对农业不了解,只是小时候经常瞎跑,东阳县城区就那么大点,见还是见过的。 站在黄澄澄的稻田边,翟达不由想起八月那场导致7000公顷绝收,16000公顷欠收的暴雨. 若小木头那远大的理想,真有实现的一天,那真的是利在千秋了。 收割机下地干活,田埂边蹲了一个大爷。 翟达闲聊道:“大爷,这农机是谁家的?” 大爷搓了搓手指:“带烟了么?” 翟达心说我就随便问问,还要收费? “我不抽烟。” 大爷砸吧了一下嘴,没了音儿。 翟达摸了摸口袋里摸出一把花生,塞进大爷手中:“吃点这个?” 大爷有些嫌弃,但还是塞入口中。 翟达继续问道:“现在有收割机了,是不是种地比以前轻松多了?” 大爷起身朝远处走去,在翟达茫然的目光中留下一句:“我不知道,我又不种地。” 翟达:??? 好在这时一个拎着水桶的中年人路过,解答了翟达的疑惑:“看几亩地,这拖拉机只能管收、犁、种,种子一旦撒下去,车就不能再进田了,打药施肥也费事儿。” 翟达惊奇道:“这地是您的?” “对啊。” “那刚那个是谁?” “以前村里骟猪仔的,后来去省道拐弯开超市去了。” 翟达:好好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