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屏幕上的数据流骤然停止,瞬间重构成一个无比精细的三维模型。 山峦的轮廓,溪流的走向,每一棵树木的位置,都清晰可见。 “最终,构建了一个拥有超过十亿个独立数据点的三维原始生态模型。” 十亿! 这个数字从他口中说出,轻描淡写,却让在场所有专家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何等恐怖的工作量!又是何等惊人的算力! 这已经不是设计,这是用数据在复刻一个真实的世界! 然而,震撼才刚刚开始。 何宇的指尖在触控板上轻轻一划,调出了一个全新的程序界面。 这个界面从未有任何人见过,它复杂、精密、充满了未来科技的美感,无数个参数模块和动态图表在其中缓缓流转。 “这是我基于原始模型,独立开发的【生态共存动态模拟系统】。” 他侧过身,像一位即将揭晓神迹的布道者。 “它可以模拟在龙海大学建成后,未来五十年内,山谷生态系统的每一项核心指标的动态变化。” “包括,您最关心的中华凤蝶种群。” 他看向李卫民,按下了那个位于系统中央的,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按钮。 【开始模拟】 嗡—— 一声轻微的蜂鸣。 大屏幕上,那个精细到极致的虚拟山谷,活了过来。 时间,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屏幕的角落飞速流逝。 春、夏、秋、冬,四季的光影如同一支无形的画笔,在山谷间飞速涂抹。 青草蔓生又枯黄,溪流冰封又解冻。 下一秒,虚拟的大学建筑群,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但它们的出现,并非粗暴的闯入。 那些建筑仿佛是从大地中生长出来一般,绿色的藤蔓攀爬而上,屋顶与山体的曲线完美融合,教学楼之间被一条条绿色的生态廊道连接。 所有人都看呆了。 而屏幕上,那些代表着中华凤蝶种群的金色光点,在最初的施工阶段,出现了短暂的骚动与收缩。 李卫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但很快,随着校园内那些特殊的蜜源植物被大规模种植,随着那些为昆虫和小型动物专门设计的生物廊道贯通。 奇迹,发生了。 那些金色的光点,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它们不再局限于山谷的某一个角落,而是沿着新建的生态廊道,飞向了校园的每一个区域。 它们在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外飞舞,在宿舍楼的垂直花园里栖息,在教学楼顶的蜜源花海中流连。 时间在飞逝。 一年,五年,十年……三十年…… 屏幕上的金色光点,从最初的数百个,变成了数千个,乃至上万个! 它们汇聚成一条条金色的光带,在虚拟的龙海大学校园中缓缓流动,那景象,如梦似幻。 最终,时间定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