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复杂的红色警报弹窗,以一种蛮横的姿态,覆盖了所有界面。 警报的中央,是一副实时渲染的、精细到每一根管道和线路的办公楼3D结构图。这并非普通的热成像,而是融合了热能、生物电场、声波定位等多维数据后,由AI实时构建的超感官模型。 模型之上,五个异常醒目的人形红点,正以一种极具战术素养的队形,在一楼的走廊里向上移动。 每一个红点的旁边,都标注着一连串冰冷的数据流。 【威胁等级:高(判定为武装入侵)】 【生命体征:心率85,呼吸平稳,肾上腺素水平中等(判定为高度训练个体)】 【前进路线预测:B号消防通道 -> 顶层走廊 -> 校长办公室】 【预计接触时间:2分47秒】 这,正是【“分布式资源循环”AI】的另一面——深植于整个园区神经网络之中的绝对守护者,安防模块。在它的监控之下,不存在任何视觉或物理上的死角。任何一丝异常的能量波动,都无法逃过它的感知。 何宇敲击键盘的动作,停了下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窗外愈发狂暴的雷声和雨声。 他的视线,死死地锁定在手机屏幕上。那五个不断向着代表自己位置的蓝色光点逼近的红色标记,像五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视网膜上。 他眼中的温和与专注,在短短一秒内褪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凝固的冰冷。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时间。 午夜,一点零七分。 他的大脑开始以一种远超平时的速度运转,冰冷的数据和可能性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报警? 最近的派出所距离这里超过三十公里,这样的雷暴天气,出警速度会受到严重影响。从接警到抵达,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四十分钟。 四十分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