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开学第三周。 龙河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A-3号独立实验室内,空气压抑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这里是【生态箱】项目组的专属地盘,此刻却更像是一座精致的玻璃坟场。 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玻璃箱,静静地陈列在金属架上。每一个箱子都曾承载着一个梦想,一个微缩的、自我循环的完美世界。 现在,它们无一例外,全都死了。 浑浊的液体浸泡着腐烂的植物根茎,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灰败的菌膜。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生态系统”,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彻底崩溃成一潭无法挽回的死水。 实验室的中央空调无声地输送着恒温的冷气,却吹不散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焦躁与沉闷。 “问题到底出在哪?” 林晓灵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她修长的手指用力按压着太阳穴,试图缓解脑中针刺般的胀痛。 她面前,一整块巨大的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生物链图谱和密密麻麻的化学平衡公式。每一个方案,都被一道刺眼的红色记号笔,无情地划掉、贯穿、彻底否定。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水土流失太严重了。” 赵小海蹲在一个玻璃箱前,指着箱底那层厚厚的、细腻的淤泥,声音低沉得如同实验室角落里制冷泵的嗡鸣。 “水一循环,就把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群全部冲走了。植物的根系抓不住基质,吸收不到养分,整个系统从根基上就完了。” 他来自大山,比任何人都懂土壤。可现在,他最熟悉的领域,却成了整个项目无法逾越的天堑。 团队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一旁的陈勇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将一本厚重的《环境工程学原理》合上,发出一声闷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就在这片绝望的死寂中,实验室的门被人猛地从外面推开。 “砰!” 王浩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几道没擦干净的沙土印记,那是【失败者研究会】昨晚活动的勋章。 他整个人洋溢着一种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近乎癫狂的兴奋。 “哥几个,你们猜怎么着?” 他完全没注意到室内凝重的气氛,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全世界。 “我们的‘叹息之桥’又塌了!塌得那叫一个干脆!那叫一个壮观!” 他手舞足蹈地描述着昨晚在模拟河床上,他们复刻的古桥模型在水流冲击下轰然解体的景象,语气里满是炫耀。 陈勇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他猛地站起身。 “王浩!我们这儿都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情玩那个破桥?” 他的声音里压着火。 “不,不是玩!” 前一秒还兴高采烈的王浩,表情瞬间严肃下来。那种玩世不恭的气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闪烁着思考光芒的神采。 他大步流星地走到那面写满失败的白板前,无视了上面所有的公式和图表,直接拿起一支黑色的记号笔。 他在一片空白处,画了一个简易的桥墩结构。 “你们知道吗?我们复原的那座古代石桥,历史上它之所以会塌,就是因为河水常年冲刷桥基,导致了结构性破坏。”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但是,古人在设计桥墩的时候,用了一种很特别的‘导流石’结构,你们看,像这样……”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 几块看似随意安放的石头,被他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在桥墩的迎水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