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会议室内的空气,与其说是死寂,不如说是一种被抽干了所有杂音的真空。 连中央空调恒定的低频嗡鸣,此刻都变得尖锐刺耳,仿佛是这片凝固时空中唯一的声响。 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缓、压抑,生怕一丝一毫的动静,会打破这脆弱的平衡,引爆那悬在每个人头顶的、无形的压力。 十几秒。 这短短的时间,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的审判。 终于,一声咳嗽打破了这片令人窒息的宁静。 那声音并不响亮,却沉稳、厚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像一块投入死水中的巨石,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陆建华院士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老年人特有的审慎,但腰背却挺得笔直。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没有一根乱发。 他没有看讲台上的何宇,目光先是平静地扫过全场,那双在岁月沉淀下愈发锐利的眼睛,让每一个与他对视的年轻教授都不由自主地垂下了眼帘。 作为华夏工程院的泰斗,他本身,就是一座山。 “何校长。” 陆建华终于开口,他转向了讲台,声音平稳,却像精准的战术打击,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你的雄心,在座的每一位,都很敬佩。” 他停顿了一下,给了众人一个消化这句话的间隙,然后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科学研究,从来不是靠热情和想象力就能完成的。” 他迈开脚步,一步步走向讲台。 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步,都让会场里的气氛更压抑一分。 他没有走上讲台,而是站在了讲台侧面,伸出一根布满老年斑但依旧稳定的手指,直直地指向全息屏幕上那座美轮美奂的巨大穹顶模型。 “首先,是结构力学问题。” 他的语气变得冰冷而严肃,充满了学者面对谬误时的严苛。 “一个跨度超过一公里的穹顶,它需要承受的,是自身的恐怖重量、内部巨大气压差带来的上举力,以及外部复杂风压、乃至极端天气带来的剪切力。” “我们用目前地球上最先进的‘T10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加上最前沿的钛合金骨架,进行过结构应力模拟。结果是,其顶部中央结构所需承受的综合应力,将达到一个惊人的峰值——700吉帕斯卡!” 700 GPa!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