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它不仅能实时地根据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等物理参数,变幻出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 她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抛出了一个更具颠覆性的概念。 “甚至……” “……它还能通过捕捉观众的平均心率、声浪分贝等数据,来判断现场的整体情绪,从而展现出或宁宁、或热烈的动态效果。” 这句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 如果说,之前的环境交互,还只是技术层面的炫技。 那么,情感交互,则彻底触及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最核心的灵魂! 这意味着,这片星空,不仅仅是在“呼吸”。 它在“感受”。 它在感受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跳,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惊叹,并用自己的光与色,对这份集体的情绪,做出最直接的回应! 这个“活的”艺术品,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后,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 艺术,将不再是艺术家单方面的表达。 而将成为,艺术家、作品、与观众之间,一场三位一体的、共同完成的、独一无二的创作! 评委席上,几位来自国家美术馆和顶尖艺术院校的老教授,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他们看着头顶的星空,眼神中充满了泪光,仿佛看到了艺术史上一个全新纪元的开启。 而就在他们身边,一位始终沉默不语的、肩上扛着将星的老者,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他没有为那绚丽的艺术效果而动容。 他的目光,锐利得如同***术刀,穿透了那层艺术的外壳,直抵其最深层的技术内核。 这位来自军方、负责心理战研究与战场环境塑造的老教授,双眼之中,迸射出骇人的光芒。 他没有看那片星空。 他的视线,死死地锁定着穹顶色彩变幻时,观众席上人们脸上那下意识浮现出的、被安抚的、宁静的表情。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无意识地、极有节奏地敲击着。 大脑,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飞快运转。 如果…… 如果将这套系统,应用在战前的动员会场上呢?用最激昂的色调与光影,点燃所有战士的热血与勇气。 如果,将它应用在战地医院里呢?用最宁静、最温暖的色彩,安抚伤员们痛苦、焦虑的情绪,加速他们的心理康复。 甚至…… 如果将这套系统,反向应用在敌方的阵地上呢? 通过无人机投射,制造出最压抑、最混乱、最能引发负面情绪的光影环境,在兵不血刃之间,瓦解敌人的士气与斗志! 一个全新的、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战争形态,在这位老教授的脑海中,轰然成型。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世界彻底隔绝,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