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合金在超导状态下,记忆效应出现结构性衰退,无法维持原子稳定性!” 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爆响,物质重组矩阵的反应仓内,一团拳头大小的金属溶液瞬间气化,化作一缕青烟。 又失败了。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几个年轻的研究员脱力般地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连续七十二小时不眠不休的高强度实验,已经榨干了他们最后一丝精力。 赵小海通红着双眼,死死地盯着全息屏幕上那一条条失败的数据曲线。 他的大脑,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CPU,烫得几乎要融化。 数万次的模拟,数千次的现实合成。 他们距离成功,似乎永远隔着一层无法捅破的窗户纸。 “不对……不对……” 他喃喃自语,双手疯狂地在空中挥舞,调动着海量的数据模型。 “我们都陷入了误区!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稳定’?设计图上说的是‘动态稳定’!它需要的是一种在超导和常温之间,能够进行亿万次无损耗形态切换的‘活’的金属!” “它需要的不是坚固的牢笼,而是一具……能够呼吸的神之躯体!” 这一刻,赵小海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亮光。 他像是被神明点化,豁然开朗! “所有人!立刻调整重组矩阵的‘熵增’参数!放弃所有惰性元素配比,引入‘零点能激发’模型!” “我们不造金属!” “我们创造生命!” …… 如果说林晓灵和赵小海是冲锋在前的两柄尖刀,那王浩,就是支撑起整个战场的、最坚实的盾牌。 他像一个最尽职的“大管家”,身影出现在工坊的每一个角落。 “A组的‘能量核心’模块进度提前了3%,B组的‘冷却系统’必须在四小时内完成对接准备!” “老周,你的血压又高了,马上去休息区睡两个小时,我盯着!” “后勤组,再送50箱营养液和200支提神剂到主控区!” 他的声音永远冷静,他的表情永远沉稳。 他精准地把控着每一个环节的进度,协调着所有小组的工作交接。甚至连每个人的三餐饮食、休息时间,都被他用一张精密到秒的表格,安排得井井有条。 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这台高速运转的超级机器,才没有因为任何一个零件的失误而崩溃。 他确保了后勤的万无一失。 他守护着所有人的梦想。 所有人都拼尽了全力。 累了,就在休息区的沙发上倒头睡去,梦里都是数据和公式。 醒了,就用冷水泼一把脸,抓起一块能量棒,立刻重新投入战场。 时间,就在这种近乎极限的燃烧与奋斗中,飞速流逝。 一个月后。 当最后一组“微光子阵列发射器”,被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人集群,在原子层面上严丝合缝地编织、并安装到位的那一刻——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律动,传遍了整个工坊。 所有疯狂运转的设备,在这一刻,尽数停歇。 那台承载了所有人梦想、汗水、甚至一部分生命的机器,终于在工坊的正中央,展现出了它的完整形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