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他们的导师,那位神经外科专家从最初的震惊,到最后选择陪着这群“疯子”一起燃烧之后,整个小组,进入了一种近乎于极限运转的状态。 他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模拟与实验。 第一步,是在学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 他们调动了海量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构建了无比复杂的“脊椎神经元”三维数学模型。 紧接着,便是推演。 一次。 一万次。 一亿次! 数亿次的模拟中,微光子以不同的能量级别、不同的脉冲频率、不同的入射角度,去冲击那些模拟中已经“死亡”的神经元。 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参数调整。 终于,在推演进行到第三亿七千万次的时候,模型中,一个原本已经彻底失去活性连接的神经元,在一种特定频率的光子脉冲刺激下,它的生物电信号,出现了一次微弱到几乎无法捕捉的……跳动! 理论可行! 在获得理论支撑后,他们立刻向学校递交了活体实验申请。 没有丝毫的拖延,申请在半小时内,就被批准。 实验,获准在小白鼠身上进行。 医学院,P4级别生物实验室内,空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无影灯投下冰冷的光,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修长。 那台足以让全球所有科技巨头都为之疯狂的【羲和】光刻机,此刻,正静静地悬停在手术台上方。 从它精密探头中延伸出的那束代表着“上帝手术刀”的微光子阵列,已经精准地锁定了实验对象——一只因为脊髓被手术完全切断,而后肢彻底瘫痪的实验白鼠。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面前巨大的全息屏幕。 屏幕上,是放大了数百万倍的微观景象。 那道比发丝还要纤细万倍的光束,如同一支拥有独立生命的、最精准的画笔,在复杂的神经组织中穿行。 它灵巧地,绕开了所有健康的组织与细胞,没有造成一丝一毫的附带损伤。 最终,光束抵达了目的地。 那段因为物理创伤而断裂、几乎已经完全失去生物活性的脊髓神经元。 光束,开始了它的“工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