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解决了所有外部的纷扰,并意外地,从那些“慷慨”的西方巨头手中,获得了海量的核心技术和全球资源之后。 【龙宫】平台的建设,正式驶入了从未有人踏足的极速航道。 过去,那些如同天堑般横亘在学生们面前的技术瓶颈,如今,都化作了数据终端里一行行可以被随时调用的代码。 那些曾经求而不得的核心专利,现在,正静静地躺在数字资料库中,等待着被龙河大学的学子们,赋予全新的生命。 整个【海洋之心】项目组,彻底沉浸在了一种近乎癫狂的科研盛宴之中。 幸福感,源于知识壁垒被彻底打破后的畅快淋漓。 疯狂,则来自于一种时不我待,要将所有理论全部转化为现实的紧迫感。 尤其是由王浩和林晓灵,分别领导的“能量转换”和“生物材料”两个核心科研小组,其进度之快,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实验室的灯光,从未在午夜前熄灭。 走廊里,永远回荡着学生们激烈争论技术细节的声音,以及因为一个新发现而爆发出的短暂欢呼。 终于,在总攻之夜过去整整一个月后。 一个消息,没有任何预兆,如同一道划破天际的闪电,瞬间点燃了整个【龙宫】平台。 “第一台实验性引擎,组装完成!” 这则简短的内部通讯,让所有项目组成员,都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工作,心脏狂跳地涌向了平台最深处的核心实验室。 第一台,小型的、可搭载于“海眼”无人机之上的、基于【“海洋之心”——可控洋流温差发电技术】的实验性引擎,成功问世了! 一个晴朗的午后。 阳光透过穹顶的特种玻璃,洒在巨大的深海实验水池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何宇,周思民,以及所有参与项目的师生,数百道目光,此刻都聚焦在了水池中央的那个升降平台上。 气氛庄重,甚至带着一丝神圣。 当王浩亲手,在控制台上,将手指悬停在那颗泛着柔和光晕的绿色启动按钮之上时。 整个实验室,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这一刻,不自觉地屏住了。 他们的视线,死死地锁定着那台造型精美、充满了未来科幻感的引擎。 它的外壳,由林晓灵团队最新研发的生物亲和性合金打造,在灯光下,呈现出一种宛如深海珍珠般的温润光泽,无数细密的能量传导纹路,遍布其上,构成了一种神秘而又精密的美感。 王浩的指尖,终于落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