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帖子内容不实,但作为被指控的直接当事人,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去看一看。”贺景越看着她,“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去。我会尊重你的决定。” 去医院? 陆秋宜下意识地感到恐惧和抗拒。 但如果她不去,是不是更像心虚? 她想起那个帖子里的绝望,想起张父那双赤红的眼睛……一条人命,无论如何,都太过沉重。 陆秋宜说:“我去。” 贺景越深深看了她一眼,似乎并不意外她的选择:“好。” * 互联网行业交流活跃,传播消息向来很快。 更别说贺氏这样矗立在风口浪尖的科技巨头,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尤其是涉及职场纠纷、伦理悲剧这类爆炸性话题,几乎在两小时之内,截图和讨论就能塞满各个行业人脉群和匿名论坛。 员工公开控诉职场不公,近些年并非新鲜事,求助网络也是弱势方维权的有效手段之一,吃瓜群众向来乐意围观和支招,有时候甚至还会点评一下控诉信的文笔和逻辑。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 “自杀”这些字眼太过沉重,瞬间将所有看热闹的心态都压了下去。 “真的假的?贺氏‘智语’项目逼死了一个核心工程师?” “帖子看了,是实名控诉总裁特助陆秋宜……这名字有点耳熟?” “是谁啊?贺氏内部的朋友出来说一下?怎么几个小时了也没官方消息?” “确认了,二园区下午真的出事了,有救护车开进去,好多人都看到了。” “跳楼,这得是多大的冤屈。” 圈内不乏媒体和嗅觉灵敏的记者,立刻在各个相关群里冒泡,愿意高价购买一线线索,也有人表示可以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 通常情况下,被卷入此类舆论风暴的公司反应会非常迅速,很快发出一份措辞严谨的声明,简单概括情况,并承诺严肃调查。 然而,贺氏这次的回应却异常缓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