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她简直把那个记者撕碎了哈哈,她直接戳破了那种作秀式的“女性注意”问题,我们需要更多拒绝被贴标签的明星!” “得了吧,这太粗鲁了!提问本身没问题,她完全可以在不人身攻击的情况下表达观点,自大狂!!!” “‘加急吧打破了只有别的男人才能给你戴绿帽的刻板印象’简直让我笑趴在地,西方世界还没准备好迎接她。” “我都不关心电影了,我直接成她粉丝了!” “我欣赏她反抗那种简单的性别叙事,但内在的厌女情绪也太明显了。‘不能让其他女人来分走我的荣光’?这太可笑了,你所谓的“荣光”,恰恰是无数前辈女演员砸破性别壁垒才给你铺出来的路!” “记者问题就是很蠢。” “说她“内在厌女”的评论真是疯了,一个女性以自己的方式成功,拒绝成为一个运动的象征符号,你们就说她是叛徒?让女性做个体吧。她不欠你们什么。” “没错,为什么说她厌女呢?她不是也说了男性吗?女性不强,男性不强,强的是个人,这还不客观平等吗?” “她的个人成功是建立在那些为更多代表女性而奋斗的人的肩膀上的,即使她否认这点。” “精心计算的暴怒,这感觉像一场有点激进的公关表演,就是为了上头条,而且看来奏效了。” “这种直白地拒绝成为符号、专注于个人价值和努力的态度——与西方现在常见的集体或身份优先的叙事是不同的。” “尊敬,她说得完全正确,我们应该讨论艺术和作品本身,而不是把所有事都归结为身份政治,西方媒体需要进步了。” “记者们以为能从成那里得到不同答案,结果却得到了一个‘看我干什么?我支持她’的回答,这真的很酷!” “注意他的支持是多么迅速和无条件!” “有点好笑,他们是真不在乎这些媒体。” “成:你们这群蠢货真以为能挑拨我们?” 油管、Tiktok、Ins…海外各大社交平台上,汪红的采访片段以病毒式的速度疯狂传播,评论区迅速沦为战场。 各派吵的不可开交。 支持派称赞她“真实”、“酷毙了”、“撕破了虚伪的政治正确面具”; 反对派则抨击她“粗鲁无礼”、“东方来的碧池”、“进行毫无必要的人身攻击”,“跟姜南比差远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