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离开第三教学楼,李恒骑着粉色的凤凰自行车在校园里风驰电掣,好奇葩,贼拉风,引起众多路边的新生侧目。 一口气不带停歇的进到庐山村,本以为麦冬两口子还在,却发现只有麦穗一个人在一楼客厅打扫卫生。 他把车放门口,进门就问:“麦穗,你爸妈呢?” 麦穗正背着他擦拭玻璃,骤然听到声音把她吓了一跳,转过身缓口气说:“他们走了,天一亮就去了火车站。” 李恒问:“怎么这么急?” 麦穗解释:“家里有生意,送我来学校都是特意挤出来的时间。” 李恒随口问了句:“这么赶,生意应该很好吧?” 麦穗回答:“嗯,还好。” 看眼光滑如镜的地板,又看眼整整齐齐的沙发和靠枕,再抬头瞧瞧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李恒突然鬼使神差道: “哎,家里还得是有个女人好。” 听到这话,后面的麦穗盯着他的背影,没吭声。 又上到二楼查看一圈,发现比一楼收拾的还让人舒心,打开阁楼门,李恒静静地在阁楼里站了许久,视线一会停留在对门的25号小楼,一会停在斜对面的24号小楼。 过了一阵,他头也不回地问,“你在这住一晚,有听到陶笛声音吗?” 背后的麦穗问:“什么叫陶笛?” 李恒沉吟两秒:“一种乐器,你可能没见过,有机会带你认识认识,那你还有听到其他乐器声音没?” 麦穗走过来,跟他并肩站好,顺着他的声响望向对面25号楼,“没有。” 李恒指指斜对面24号,“那呢,有没有看到一个古怪的人?” 听到他的形容,麦穗柔媚一笑,“有,昨天黄昏时分,有个道士在那里打坐,后面还跟我爸吸了一根烟。” 李恒偏头:“道士还吸烟?” 麦穗轻轻点头,“吸,那架势估计也是个老烟民。” 接下来两人突然陷入安静,没再说话,就那样并排眺望远方的蓝天白云。 好久好久,麦穗感慨道,“这里风景真好!” 李恒说:“喜欢的话,以后常来走动,我一个人也无聊。” 麦穗说声好,继续仰头望着碧玺蓝天。 瞧她眼,李恒问:“见到曼宁了没?” 麦穗回答:“没有,打算等会去寝室找她。” 李恒说:“别等会了,先跟我去个地方。” 麦穗没问他去哪,跟着下了楼。 经过一楼沙发时,她还特意多瞅了几眼笛子和二胡,“你买的?” 李恒说:“别人送的。” 麦穗好奇,“你会它们?” 李恒当仁不让地说:“那当然会啊,必须得会啊。” 跟在后面的麦穗,瞧这他那自信满满的背影,柔柔地笑了笑,然后回头把门锁上。 李恒丫开腿骑到自行车上,对她说:“麦穗同志,上来。” 麦穗依言坐了上去。 不过她是侧坐,没有像李恒这样腿分两边。 校外的路不是特别平,偶尔有小石子和水坑,李恒提醒:“路不太平,抓稳。” 经过几个小石子颠簸后,麦穗左手抓住后面车身杠,右手犹豫一会,在一次大的颠簸中,不由揪住了他腰腹的衣服。 李恒问:“你就不问问我,这车是谁的?” 麦穗迎着风,笑说:“肯定是个女生的。” 李恒道:“我导员的。” 麦穗说:“你真厉害。” 对面过来一辆小货车,李恒一时没听清:“什么?” 麦穗说:“你不去肖涵那吗?” 李恒道:“等会就去,打算去那边吃中餐。” 聊着天,很快就赶到了五角广场,只是到了这里,他开始犯难了,怔在原地懵逼。 见状不对,麦穗关心问:“你怎么了?” 李恒把自行车购票展示给她看,“我是来买自行车的,但忘记带存折来取钱,现金昨天买生活用品和家具用完了。你说我笨不笨?” 麦穗问:“要多少?” 李恒说:“我也不知道,要几百的样子。” 要多少?他是真不知道啊,前生这年龄段买不起自行车,自然没关注。 而今生么,倒是买得起,却没时间。 但在他印象中,八十年代的自行车这种大物件总归是不便宜的。 麦穗低头从袋子里寻钱,最后掏出582块3毛,递给他500块:“给,你先拿去用。” 李恒惊讶,“不是!你一个女孩家家的,怎么带这么多现金放身上?” 麦穗解释道:“这500是早上爸爸临走前塞我兜里的,我忙着搞卫生,忘记放包里了。这80多是我原本带身上的。” 李恒慌忙接过钱,捂住,认真嘱咐:“我的姑奶奶,外面人多眼杂,可不兴这样掏钱了,何况你这么漂亮,很打眼,更容易被人惦记,知道不?” 四目相视,麦穗嗯一声:“你在旁边,我一时放松了警惕,回校后,我一个月不出来。” “那倒不至于这样,呃,算了,反正明天要军训了,一个月貌似也没说错。”李恒语无伦次,带着她进了供销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