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排了半小时队,终于轮到几人了。 叶宁扫眼门口的新书出售牌子,喊:「来5本《文化苦旅》。「 工作人员二话不说,拿了5本给她。 叶宁开个头,孙曼宁、麦穗和周诗禾有样学样,各自都要了5本。 轮到李恒时,工作人员以为他也会要5本,主动说:「还有最后2本。「 李恒错愣,「断货了?’ 工作人员把新书出售牌子从墙壁上摘下,把两本《文化苦旅》拿出来,问他:「你要不要?」 李恒还没回话,后面的女孩已经急了,拉了拉李恒衣袖说:「李恒,匀一本给我吧,我也是复旦大学的,看过你拉二胡和吹陶笛。」 李恒回身瞄眼,不认识对方,但人家都这么说了,哪还能不让? 毕竟人家也是来支持自己的不是。 他要了一本,后面女孩也要了一本。 最后2本卖完,工作人员拿起小喇叭,开喊:「断货了,《文化苦旅》断货了啊,不用排队了,你们可以去别处新华书店看看。「 闻言,队伍顿时鼓噪不已,有人扯着嗓子问:「那什么时候有书?」 工作人员解释:「已经去提货了,但至少还要等1个小时。」 毕竟都在沪市,距离不远,就算断货了也可以带着现金立即去进货。 如果搁其它城市,!那就只能干等,等下一批书分配下来。 两个联谊寝都没买到书,但来都来了,选择继续等。 李恒同学生会主席聊了几句后,就跟着四女回了庐山村。 路上,四女很是庆幸,要是今早再晚去一步,那肯定只能再等一小时。 刚到巷子里,还没来得及进屋,就见余老师打开院门,对李恒说:「你有电话。」 呀!今天竟然开口说话了? 若搁以前,冰冷的目光像闪电一般扫他眼,然后转身进屋,间隔从不超过一秒钟,不带任何停留的。 李恒问:「老师,谁找我?」 余淑恒惜字如金:「廖主编。」 闻言,李恒基本已经猜到电话找自己是什么事情了。 他把书交给麦穗,「你带她们先进去,我去打个电话。」 麦穗说好。 一前一后,两人进屋,上到二楼,余淑恒问:「去新华书店来?」 李恒回答:「对。」 余淑恒回身打量一番他,再问:「咖啡?还是茶?」” 李恒讶异,老师今天心情很好啊,来这么多次了,还是第一次主动问自己喝点什么? 被冷漠了快一个学期,突然关怀,他有点受宠若惊的同时,还有些没底,不会又在搞什么么蛾子了吧? 老实讲,对于眼前这位冰火时不时切换的余老师,他有点吃不消。 思绪快速划过,他秉着不白不的心思,道:「咖啡加糖,谢谢。」 来到沙发跟前坐下,李恒没去管她,自顾自拿起听筒,开始拨号。 「叮铃铃...”” 「叮铃铃....” 没多会,电话通了,那边传来廖主编的声音。 「李恒吗?」 「廖叔,是我,您这是找我有事?」 廖主编话里带着喜悦,恭喜说:「是有事,但是好事。《文化苦旅》上市两小时,就已经卖出了20万册,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恭喜你!」 接着对方又补充一句:「对了,巴老先生听完第一批新书全面售罄后,很是高兴,让我转一句话给你:说你很了不起!」 李恒开心地连着道了两声谢谢。 余淑恒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侧脸,听着他和廖主编的愉快对话,心里莫名地,出奇的宁静。 过一会,她把咖啡放他跟前,还破天荒地夹了三颗糖放里边。 不多不少,恰好三颗糖,正是李恒上次喝咖啡时的数量。 随后,她给自己也煮了一杯咖啡,十分优雅地端坐在他对面,静谧地看着他,听他打电话。 廖主编在电话里说:「今天卖的很好,市场反响热烈,比我和杂志社想象的要好的多。 就在刚才,我们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讯息,全面卖断货了。京城和羊城甚至早上9点之前就断货了,根据那边的新华书店反馈,有很多人仍在排队等待。 李恒,现在你的名气如日中天,各地电视台都在对此跟踪采访报道,这是现象级事件,伟大的壮举!你创造了奇迹!” 说这话的廖主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回到了30岁,豪气冲天!特别激动! 奇迹个屁啊奇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