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时间一缓! 辽阳城! 辽东之地的首城,也是纳哈出经营了多年的城池。 如若说金城与开原是作为纳哈出守护辽东的屏障,那这辽阳城就是辽东之地最为繁华的地方。 当然。 这种繁华也只是居于表象罢了。 辽东之地虽然是蒙古人,还有许多草原部族人为主,但大多的平民都是汉人,但北元的国策之下,汉人就是低等的。 他们对汉人也只有压榨。 可以说。 辽东之地是北元占据汉家疆域最后的一处。 是大明无数子民的心病,更是当今皇帝朱元璋的心病。 在辽阳城的府城大殿内! 纳哈出脸色难看的坐在了主位上,在下方还有许多北元的将领,每一个脸色都是有着一种坐立不安的表现。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战局就已经发生了逆转了。 原本看似大好的局面,一切不复。 这种情况在纳哈出看来,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金城溃败。” “七万大军逃回来不到三万。” “开原溃败。” “六万大军逃回来不到两万。” “你们告诉本太尉。” “吾辽东防线稳固如山!”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稳固如山?” 纳哈出脸色难看的说道。 声音透出了冷意,更有着一种威迫。 “太尉息怒。” 大殿内的众多北元将领纷纷一拜,不敢辩驳。 纳哈出。 在昔日元相王保保之后被誉为又一个北元的护国之基,深得北元皇帝信任,在这辽东之地更是无冕之王。 北元皇帝下了令,辽东的一切军政事物都交给纳哈出来执掌,可见权势之大。 “皇上信任于吾。” “让吾执掌辽东,力求他日反攻中原,光复吾大元荣光。” “如今明军进击凶猛,你们所说的稳固防线全部都破了。”纳哈出压抑着声音,冷冷道。 “太尉息怒。” “如今我大元仍在辽东占据有利。” “虽然金城与开原城被攻破了,但防线仍在,吾大元仍有近十五万精锐,明军,奈何不了我大元。” 一个北元战将站出来,十分自信的表示道。 他,正是阿札失里。 纳哈出麾下的二号人物,辅助纳哈出执掌辽东军政。 而他在北元的身份地位比之被朱应斩杀的蛮吉儿更加高贵,因为他是真正的蒙古皇族身份,成吉思汗的后裔,是北元的辽王。 “辽王所言有理。” “太尉无需担心。” “吾等大元儿郎必与明军血战到底。” “从两城撤回的儿郎已经重新整编,末将愿意亲自前去统领大军,反攻明军。” “末将也愿。” 又有两个元将站出来请命。 “建奴与高丽如何了?” 纳哈出没有着急调兵遣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阿札失里问道。 “回太尉。” “高丽王答应出兵增援我辽东,至于建奴,如今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出兵了。” “这是建奴新任族长释加奴的亲笔书信,请太尉一阅。”阿礼失里恭敬回道,随后捧着一张纸呈上。 纳哈出目光一转,落在了阿礼失里手中的纸上。 并非白纸黑字,而是白纸血字。 似乎字字珠玑,字字泣血。 “念。” 纳哈出沉声道。 “是。” 阿礼失里当即念道:“下臣建州女真族新任族长拜见大元太尉大人!我族一直以来,依附大元,为大元所驱策,忠于大元之心不变,此番我族配合大元对付明国,然,明军狠厉,手段凶残,屠我族人,杀我族父,让我族损失惨重。” “释加奴有心为父报仇,响应太尉号召,杀入明国,可全族尽数被明骑肆掠,死伤无数,族父更是被明将所杀!我族惨重,短时间难以恢复,故,血海深仇只能暂忍!” “释加奴向太尉承诺,向大元皇帝陛下承诺,只待我族恢复,必立刻响应大元号召,与明国死战到底!” “以此血书为证,必与明国不共戴天。” “建州女真新任族长,释加奴拜上!” 听到这。 殿中的诸多北元战将并没有多少波澜。 建奴虽为他们所驱策,但在他们看来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小族群罢了,别说是族长死了,别说是元气大伤,就算是亡了,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在乎。 “建奴。” “释加奴。” 纳哈出喃喃念了一句,脸上带着一种思虑之色。 作为元庭太尉,而且还令北元这么多将领心服口服,自然是有所能力的。 此番建奴以元气大伤为名不能出兵来援,这也让纳哈出怀疑是不是建奴是不是想要脱离控制了。 “传令高丽王。” “让他速速整兵来我辽东驰援。” “至于建奴,本太尉给他五个月时间,五个月后,必须出兵来援。” “否则我辽东若是有失,本太尉必上奏皇上,先行定了他建奴。”纳哈出思虑一刻,当即道。 “末将明白。” “末将立刻派人去高丽国与建奴传太尉之令。”阿礼失里恭敬回道。 “金城,开原。” 纳哈出眉头紧锁:“查明为何这两地失陷的原因没有?” “回太尉。” “已经查清楚了。” 在纳哈出麾下负责情报的将领站了出来,他名为观童。 “说。”纳哈出凝视着。 金城与开原城乃是他亲自着手加固城防的,更是遍布了各种防守利器。 每一个城池都有着七八万大军镇守,而且还没有将强行征召的汉人民夫青壮算上。 以这两城池的防守。 别说明军十万大军。 就算是兵力再递增也可以防住。 可如此防守之势下,竟然没有守住。 纳哈出自然是要探究原因。 “回太尉。” “此番金城,开原两城失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