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朱应将令下达。 这一次的铁岭之战也将落下帷幕。 不过。 纵然纳哈出设计了数月之久,布下了一个蓝玉也无法看透的局,差一点就将让大明十万大军沦为不复。 可因为朱应的插手,一切都迎来了改变。 在元军焚城围歼时。 大明军队的确是受到了不小的伤亡,不过因为朱应的出现,也是挽救了大明不计其数的将士,更挽救了城中不计其数的平民与元军。 夜幕之下! 铁岭城的烈火仍然在燎原。 冲天的火光让方圆十余里都可以看到,那滚滚浓烟在夜幕之下也是十分的明显。 作为辽东的枢纽城池,如今终于是沦为了不复之地。 城外。 不计其数的明军后勤军正在清理着战场,不是收尸,而是在救治伤卒。 看着城中的烈火,几乎每一个人都是目光透出了恐惧之色。 特别是那些从城中逃出来的兵卒,更是如此,劫后余生。 “这些该死的鞑子太狠了,竟然焚烧整个城池,差一点,我们差一点就出不来了。” “是啊。” “鞑子不仅要焚杀我们,还有他们的兵卒,还有城中的平民都焚杀。” “太狠辣了,实则是有伤天和。” “以后与元军交手,我一定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不留任何余地,对待这些杂碎,他们该死。” “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吗?” “元军在焚城后,大军已经将整个铁岭都包围了,哪怕是蓝玉将军都陷入了重围之中,幸亏朱应将军率领着大宁边军来援,击溃了元军的围困,这才让我们能够城中逃出来,有容身之地,否则我们绝对会死在城里。” “是啊。” “我也看到了。” “之前我们都被堵在了城门口,元军围困围堵,若不是朱应将军,我们都要死。” “朱应将军对我们有救命之恩啊。” “……” 城外。 许多明军将士一边救援着伤兵袍泽,一边议论着。 毫无疑问。 除了后勤军外。 那些主战的大明将士都是劫后余生,都是从鬼门关里面侥幸逃脱出来的。 相比于在战场上被围困,面对那全城的烈火燎原,那无疑是最为恐怖的。 明军大营! 将营内。 守备可入营听军议。 如若按照蓝玉麾下的军制,会有二十个守备,十个指挥佥事,还有五个指挥同知,两个指挥使。 原本营帐内足足有着三十多个将领。 但此刻。 还在营帐内的将领已经少了接近半数,而且还有不少手臂上,胸口上缠绕着绷带,还渗出了血红色的血液,显然是受了伤。 而那些没有来到营帐参议的,要么死战死在了铁岭城,要么就是重伤躺在了伤兵营。 哪怕是蓝玉。 此刻手臂,还有胸口都缠绕着绷带,显然也是受了伤。 他都如此,可想而知今日的战况惨烈到了什么地步。 而此刻! 营帐内的众多将领,上到蓝玉,下到普通的守备,脸色都是十分的难看。 显然。 大多都是一种劫后余生,但今日虽然逃脱了,大军也是受到了大损。 “说说伤亡情况吧。”蓝玉语气低沉的问道。 “回将军。” “此战,我军总计出动九万将士攻城。” “除了留守后军一万五千将士固守外,其余七万五千将士皆是杀入了铁岭城内,与元军乱战一起。” “经过这一日血战。” “元军以死士引燃了铁岭城,火势扩张很快,许多将士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就被烈火给吞噬了。” “大战结束,末将就已经安排重整军制,统计伤亡。” “以如今镇抚统计的数目来看。” “此战,我军伤亡近四万,其中战死超过两万余众,伤超过两万余众。” “大军折损过半。” “具体阵亡情况还需要伤兵营统计。”胡海脸色难看的说道。 听到这个数字。 营帐内的众将都纷纷低下了头。 蓝玉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这种伤亡情况,对于征伐辽东的大战而言,前所未有。 纵然是之前苦攻开原城,连日进攻城池也未曾有如此伤亡。 此战。 那些伤卒大多被火烧伤了,要么就是与元军血战而伤。 根本问题或许不是止血,而是烧伤。 伤兵营内或许也会死去不少兵卒。 “这一战,我军竟伤亡过半数。”蓝玉声音都有些颤抖。 自大明立国后。 除了昔日大明立国之前,在洪都的那一战,蓝玉统领大军从未有过如此伤亡。 这一战! 真正让蓝玉感受到了一种挫败。 若非关键时刻朱应来援,或许他将落得一个全军覆没之局。 “不仅伤亡半数。” “我军守备之上的战将战死半数,甚至常茂将军都身负重伤。” “十个指挥佥事战死四人,还战死了两个指挥同知。” “若非大宁边军驰援够快,我军伤亡还要加大,若是大宁边军没有驰援,我军或许就落得一个全军覆没之局了。” 胡海苦涩的说道。 这种战果。 当真是让他全军大损。 闻言! 蓝玉沉默了。 营帐内所有将领都沉默了。 也正在这时! 营帐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紧随着。 “朱应将军到。” 一个亲卫大声喊道。 蓝玉,还有营帐内的众将都纷纷抬起了头,目光纷纷看向了营帐门口。 此刻大多数将领神情是复杂的。 特别是对于淮西诸多将领而言,无疑心情是更为复杂的。 在攻破开原城后,蓝玉统帅近十万大军,朱应统领近五万大宁边军! 明面上争夺攻破铁岭之功,对于朱应,对于大宁边军,他们是充满了防范的。 可如今他们却靠着大宁边军才得以存身,才得以活命! 这也是他们心情复杂的原因所在。 “进。” 蓝玉声音有些疲惫的喊道。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 营帘掀开。 朱应大步走入了营帐内,身边还跟着陈亨,魏全。 相比于营内众将的颓败之色,朱应还有身后的两将则是意气风发,身上透出了一种得胜归来的气势。 可在朱应进来后。 蓝玉神情复杂,也没有出声。 营帐内的诸多将领也是如此,低着头,有些不敢面对。 或许。 朱应对他们有着救命之恩,可在有心人的心底,此刻朱应的出现也是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让他们有些难以面对,甚至于恼怒。 当然。 谁也不敢开口说什么。 毕竟朱应救下了他们是事实,谁要是敢出口说出什么来,不仅会遭到他人诟病,更会被配之忘恩负义之名。 所以此番朱应一来,才会有这等尴尬的局面。 淮西诸将几乎每一个都是性格倨傲,行事跋扈的。 今日一败让他们吃了亏,但让朱应救下来更是落了脸皮。 特别是蓝玉。 “他们这是觉得丢了脸了。” 朱应扫了一眼营帐内的情况,心底则是想到。 此刻对于蓝玉他们心底想什么,朱应自然是十分清楚。 只不过。 朱应也懒得多说什么,他也并非来显摆的,而是接到了冯胜的将令,命他来这将营等候。 “朱将军来此有何贵干?” ‘难不成是来看我们的笑话不成?’ 这时! 胡海忍不住了,带着几分恼怒的语气道。 越是骄纵的人就越是要脸皮,此番或许在胡海看来,朱应就是来落他们的脸皮的,来看他们笑话的。 听到这话。 朱应眉头一皱,冷冷道:“军中将士伤亡无数,相比于关心那些伤亡的将士,我可没有那份闲心来看你的笑话。” “再而。” “如若你觉得这等兵败是笑话,而非自身统兵之责,没有因统兵之故让无数将士因此殒命而愧疚。” “那我也无话可说!” 这一个“你”字,朱应并没有加“们”,这也算给他们留了脸了。 因为朱应知道,有胡海这想法的人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 朱应的行事风格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他要找怼,朱应也不会忍让,更不会对他客气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