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将领的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仿佛世界在这一刻崩塌。 蛮子缓缓转过身,平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将领,脸上没有丝毫的苛责之意。 毕竟,连皇帝都已经逃了,他又有什么资格去责怪麾下的军队呢? 而且,早在两座卫城被攻破后,大批的兵力都已经撤回北疆,根本没有回援元都。 哪怕是留在元都的,也只有寥寥数万兵力,并且此刻还在疯狂地逃跑。 “只要皇上还在,我大元就还有再次杀回来的希望。” 蛮子神色坚定的说道:“诸位将军,作为臣子,作为勇士,你们尽力了。” “今日,我也不会拦着你们。” “如若愿意与国共存亡的,便与我在此等待明军吧。” “如若想要归于北疆,保住性命,那就脱下你们的战甲,混入流民之中吧。” “明军应该不会对平民动手,趁乱逃了吧。” 蛮子的声音中带着疲惫,又有一种决然,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闻声! 这十几个将领中,许多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意动之色。 “太尉。” 一名将领上前一步,神色焦急的说道:“末将的家人还在北疆,如若末将死了,那末将的家小就要成为奴隶,末将不能与太尉共死了。” “末将也是。” “太尉保重。” “末将告退……” 顿时,其中半数将领迅速退了出去,他们的身影在大殿中显得有些匆忙,更是带着惊恐,狼狈逃离。 “诸位将军。” 蛮子大笑一声,笑声中带着几分悲壮:“你们都是我大元的好儿郎,好勇士。” “就让我们为大元最后一战吧。” 说罢。 蛮子拔出腰间的战刀。 随后。 他直接坐在了龙椅前的阶梯上,眼神带着不屈无畏,静静等待着。 剩下的九个将领也纷纷拔出战刀,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忠诚与决绝,安静的站在蛮子身旁,准备迎接最后的战斗。 显然,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会有忠义之士的存在。 他们的忠诚与勇气,值得敬佩。 对于他们而言,或许对于任何人而言,殉国而死,便是最光荣的死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杀,杀,杀。” “手握兵器者,杀。” “放下兵器投降,免死。” “大将军有令,吾大明乃仁义之师,不滥杀平民,平民归于家中,可免于兵祸。” “如若有兵卒混入平民,一律杀之。” “杀……” 无数喊杀声在元都城的各处响起,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 无数明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杀入城中。 相比于异族的残暴与毫无人性,大明的将士们杀入城中后,还是有所克制的。 因为郭英在战前就已经下达了严格的将令,约束部曲,不可随意屠戮。 毕竟。 往后这一座元新都城就是大明的疆域城池了,这里面的平民也将成为大明的子民。 这与杀入北疆那种无法掌控的地方不同,在北疆,可以利用草原族群的规矩,身高过车轮者,斩杀。 但在城池之中,大明可以完全掌控局面。 毕竟,昔日盛唐之时,强汉之时,这里便是属于中原的疆域,乃是河套地区。 宫门处,朱应高高举起战刀,猛地用力一挥,轰隆一声,宫门应声而破,铁屑飞溅。 “告诉兄弟们。” 朱应在冲入皇宫的前一刻,大声喝道:“入了皇宫之后,敞开了抢,敞开了夺。” “只要你能拿得下,值钱的都可以带走。” 此刻。 朱应的声音中充满了豪情,向着麾下将士们宣告一场盛大的狂欢。 “将军英明。” 朱应身后的诸多大宁将士激动的高呼道,一个个兴奋不已,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这点权柄,朱应还是有的。 而且,朱应也知道这皇宫宝库已经被元帝运走了,但必定还遗留了一些运不走的珍宝。 通过金雕的侦察,朱应早就掌握了元军的动向。 很快。 朱应直接率军杀入了这元都皇宫内。 这也是他第一次,攻破一国的都城,踏入皇宫之中。 那种成就感,让朱应的心中也是无比激动。 当朱应来到皇宫朝议大殿时,蛮子还有一众将领皆是手提战刀,神色凝重的站了起来。 他们的眼神中,带着不甘,又有决绝。 显然。 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来到的死亡了。 朱应大批亲卫直接冲入了大殿内,守在了四面,阻挡了一切去路。 但没有朱应的命令,他们并没有动手,只是冷冷看着这些元将。 “这么多元将。” 朱应看着大殿内的元将,脸上露出了笑容:“也算是留给我的大礼包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