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皇上。” “还未传回消息来。” “如今距离北伐大军杀入北疆异域已经有近三个月时间了。” “想必,已经有战果达成,但因为北疆辽阔,消息闭塞,也难以将消息送回来。”唐铎立刻恭敬回道。 “三个月了。” “这么长时间了。” “这么久没有消息,咱实在是不安了。”朱元璋老脸尽是忧色的道。 而一旁朱标见此,当即一笑:“父皇无需忧心,这一次我大明深入北疆的可并非步卒,而是十万骑兵,而且也准备充裕,无论是冠军侯还是永昌侯,皆是善战之将,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战果,凯旋归来的。” “再过不久,定是有好消息传来的。” 听到这。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 “毕竟是北疆之地,我华夏历代王朝不知折戟多少次的地方,在那等异域苦寒之地,咱倒也并不是担心我大明将士的战力,而是担心他们迷失了方向。” 唐铎当即道:“皇上!北伐大军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丰厚战果,将北元彻底赶出了我华夏故土,此番相信他们也一定可以圆满功成。” 对此。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而是道:“传咱的旨意,你兵部好好的盯着,一旦有北疆的消息,立刻上奏咱。” “臣领旨。”唐铎立刻道。 “好了,你且退下吧。”朱元璋交代后,摆了摆手。 “臣告退。”唐铎也不敢在这文渊阁久留,躬身一拜后,便迅速退出了大殿。 在他一离开。 朱元璋就叹了一口气:“标儿啊,你说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啊。” “北疆那地方,我大明十万骑兵虽多,但终究是异域之地,一旦迷失,恐有覆灭之危。” “一天没有消息传回来,咱是一天不安心。” “要是咱损了这十万大军,那可就害了你啊。” 话到了这里。 显然。 朱元璋最为担心的还是怕自己所做的决策影响到了自己儿子,毕竟这十万大军都乃是大明最强的悍卒强军,如果真的被留在了北疆,对朱标而言也是损失极大。 “爹。” “你就别乱想了。” “大将军不会让你失望的,特别是冠军侯,更不会让你失望的。” 看着自己父亲如此,朱标也只能笑着劝说起来。 毕竟他们身居都城所在,在庙堂之上,哪怕再如何的关切也对北疆鞭长莫及,只能等消息。 正在这时! “报。” “启奏皇上。” “冠军侯夫人,还有文熙小公子到了殿外了。” 云奇缓步走到了大殿内,恭敬道。 “看来他们今天这是来早了啊。”朱标一愣,随后带着几分笑容的说道。 “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我皇族聚宴,不知道何时入殿。” “来了也就来了。” “咱听说那小家伙如今可不得了,都认识了很多字了,正好看看咱这个义曾孙。”朱元璋立刻笑着说道。 朱标点了点头,当即对着云奇道:“宣!” 应声。 云奇对着殿外喊道:“冠军侯夫人入殿觐见。”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来。 只见一身诰命夫人服的沈玉儿牵着已经快一岁多的朱文熙走入了殿内。 又过去了几个月了,朱文熙自然是又长高了一些。 而且这几个月来,沈玉儿已经给自己儿子找了几个老师。 识字。 习文。 学礼。 各种老师都已经给他找了。 看着朱文熙虽小,却走路稳重,还真的是带着一种贵气,可想而知这几个月他的确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臣妇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殿下。” 入殿后。 沈玉儿立刻欠身行礼,十分恭敬。 而一旁。 朱文熙也无需自己娘亲开口。 立刻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声音稚嫩的喊道:“曾孙拜见皇曾祖父!” 然后又对着朱标道:“孙儿拜见君祖父。” 如今朱熈已经是朱文熙了,被朱标收为了义孙,自然是以皇族后裔一样称呼朱元璋和朱标。 “哈哈。” “平身,免礼吧。” 朱元璋笑了一声,立刻一抬手。 “谢皇上,谢太子。”沈玉儿道谢了一声。 朱文熙自然也是立刻道谢:“谢曾祖父,谢祖父。” 在他们起身后。 朱元璋和朱标的目光立刻就落在了朱文熙的身上,其中都是带着赞誉和欣慰的。 “熙儿,不错啊。” “每次见到你都不同了,更加懂事,更加知道礼了。”朱元璋笑着夸赞道。 “父皇。” “教导熙儿的老师也是不凡的。”朱标笑着说道。 “哦。” 朱元璋稍微惊讶,然后问道:“能够让标儿你称为不凡,那咱就好奇熙儿的老师是何人了?” “孔议。”朱标笑着道。 听到这个名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