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感受到朱元璋表情的变化,兵部尚书唐铎心中一紧,脸色也随之变得凝重起来,生怕接下来听到什么棘手的事情。 “此番北伐,我大明出征的将士们英勇奋战,许多将士壮烈牺牲,战死沙场者不计其数。”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悲怜之意,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重。 “咱希望兵部能够尽快将他们的名册统计清楚,妥善拟定好该发放的抚恤方案。” “届时,该发放的抚恤,一分一毫都不能少,该恩泽的将士家小,必须给予妥善照顾,绝不可有任何薄待。” 朱元璋加重了语气,目光紧紧盯着唐铎,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便是咱的要求,唐卿,你可明白?” “臣明白!”唐铎连忙回应,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兵部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将名册拟定完毕,保证不会有任何疏漏!” “兵部拟定名册,户部负责发放抚恤。” 朱元璋再次强调,声音冰冷,带着一股寒意:“咱还是那句话,如果有人胆敢贪墨为国尽忠将士的抚恤,咱绝不轻饶!” “一旦发现,其族中男子全部处斩,女子全部贬入教坊司!” “刑部也都给咱做好准备,咱知道,肯定会有那些不长眼的混账,为了一己私利,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墨抚恤。” 朱元璋冷哼一声,整个大殿瞬间被一股压抑的气息所笼罩,众人都大气不敢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 皇帝对贪官污吏的厌恶,早已是天下皆知。 然而! 贪官污吏就如同野草一般,杀不绝,斩不尽。 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为了获取足够的利益,总有人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朱元璋所能做的,便是以严厉的刑罚进行震慑,尽可能地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当然。 此时毕竟正值北伐大胜的喜悦时刻,朱元璋的冷脸告诫仅仅持续了片刻,便缓缓收起了严肃的表情,继续与群臣商议其他事宜。 朝议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着,时间悄然流逝。 随着朝议结束,整个朝堂顿时忙碌起来,六部官员纷纷行动,各司其职。 哪怕是此时正忙于春闱之事的礼部,此刻也不得不抽出一部分精力,来应对应天城的昭告事宜。 毕竟,北伐的胜利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必须让天下百姓都知晓,先行在应天城昭告,未来就是整个大明天下了。 与此同时! 许多朝臣已经开始暗自准备礼品,他们心里清楚,只等冠军侯朱应归来,其府邸必定门庭若市。 封狼居胥的赫赫战功,足以让朱应成为大明的传奇人物,青史永存,前途不可限量。 随着朱应年龄的增长,未来封国公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即便朱应如今年轻,尚未抵达应天,但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然举足轻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沈家府邸内。 “父亲。” 沈荣恭敬地站在沈万三面前,神色谨慎:“按照您的吩咐,北平府的生意都已经妥善撤离了。” “二弟也已经准备好返程事宜,随时可以出发。” “至于北平府周边府域的生意,暂时还未撤离,只是不知道那朱应会不会继续派那些‘山匪’来对付我沈家商队。” 沈荣微微皱眉,眼中透出一丝担忧。 “先行撤离北平府的生意,至于其他地方的,以后再做打算吧。” 沈万三坐在椅子上,神色凝重,眉头紧锁:“还有,你要叮嘱你二弟,让他启程归来时,务必多加小心。” “多花些钱财,请一些有名的镖局护送,护卫人手要尽可能多一些。” “而且,一定要尽量走官道,最好能有官府的衙役沿途护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安全回到应天。” 提及此。 沈万三的语气中充满了忧虑与关切,带着对自己而儿子性命安危的深深担忧。 “父亲。” 沈荣心中有些疑惑,忍不住说道:“这朱应真的有那么大胆吗?他还敢对二弟下杀手不成?” 在沈荣看来,虽然沈家因为北平府的“山匪”之祸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但沈家的核心成员一直都在北平城内,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他觉得,如果朱应真的派人杀害沈家人,那事情可就闹大了,朱应难道真的不顾及后果,不在乎影响吗? “这个朱应,睚眦必报,心狠手辣。” 沈万三冷哼一声,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如果朱应只是一个普通之人,或许早已被沈家暗中除掉千百次了。 然而。 如今的朱应今非昔比,他已然成为大明的冠军侯,地位尊崇。 士农工商,等级森严。 朱应一跃成为最高等级的士,而且还拥有天下武将最为尊贵的爵位——冠军侯。 而沈家,即便富可敌国,也不过是商贾之家。 在朝廷的权柄面前,商贾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面对如今的局面,沈家除了暂时隐忍,也只能在暗中谋划,试图寻找机会对付朱应。 “父亲。” 沈荣忽然压低声音,神色神秘的说道,同时谨慎地看了看周围,确保无人偷听:“儿子又准备了万金,暗中训练了一批死士。” “行事极为隐秘,除了训练死士,儿子还在黑市上暗中寻找杀手,许下了重金酬谢。” “只要有人能够杀了朱应,便可得到万金赏赐。” “那朱应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才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我就不信,他能一直这么好运下去。” “他的命只有一条,我重金悬赏,杀手前赴后继,总有一天能将他除掉,为我沈家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沈荣脸上露出狰狞的冷笑。 此话一落! 沈万三脸色骤变,眉头紧皱,神色变得异常谨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