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昔日爹不就是想要在辽东与大宁设立一个都指挥所。” “如今也正是时机了。”朱标笑了笑,根本没有多想。 的确! 朱棣心中的猜测的确是没错。 辽东,大宁,增兵而不增设过多卫所,而是一直都未曾定下,这一个都所的位置就是给朱应留下来的。 “如今辽东有十万兵力,大宁府有十万兵力。” “你说这些兵力该如何划分?”朱元璋神情严肃的问道。 “很简单。” “十七弟不是就藩大宁了吗?让他执掌一卫所。” “还有十五弟就藩辽东,也可以让他执掌一个卫所。” “而剩下的兵力就可设立一个都所交给朱应执掌,如此不正好?”朱标笑了笑,说道。 一听这。 朱元璋却是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谨慎的语气:“咱说标儿啊,你是真的不懂还是假的不懂?” “两个卫所,一个都所。” “总兵力加起来已然超过了二十万了。” “如此大的兵力都在吾大明的东北边,难道你睡得着?” “万一他们要是有什么心思,那岂不是就要造成大乱子了?”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一点?”朱元璋神情严肃的道。 “爹。” “你是信不过十五弟,还是信不过十七弟?又或者是不信任朝廷调去的那些将领?”朱标则是笑着反问道。 “不是不信。” “而是自古以来,拥兵自重。” “兵权,本就是两面。” “不得不防。”朱元璋沉声说道。 对于这,他自然是有着属于他一套的见识。 “儿子始终坚信一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标则是自信的说道。 “得得得。” “你反正是一点都不担心,难为你老子老是替你担心这些。” “就按你的来。” “不过大宁府有大宁卫与会州卫。” “你准备将哪一支归于老十七掌管?”朱元璋摆了摆手,懒得与朱标去争执了,毕竟父子两都有各自的执政理念。 “大宁卫自然仍然是归于朱应执掌,这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如今经历这诸多北疆战事,已然成为了我大明最强之军,这一支军队的军魂就是朱应,自不可将这支军队交给他人。”朱标严肃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老十七执掌会州卫?” “再从辽东抽调一支卫所编入都所营,给予朱应掌管?”朱元璋沉声道。 “不错。” 朱标点了点头,带着几分思虑:“如此安排,足可保北疆安稳。” “而且朱应封都指挥使后,每年大部分时间也要留在应天,所以爹你也无需担心他拥兵自重。” 一听这。 朱元璋摇头一笑:“你这小子竟然又挑咱的刺了。” “得了。” “就按你说的来吧。” “待得朱应归朝,封他为都指挥使,世袭侯爵,在北疆设立一个都所,统御都所十万大军,护佑吾大明北疆。” 话到这里。 朱元璋也明白了朱标对此事已然认定,也就不说什么了。 反正他现在还活着,有什么事都可以给朱标摆平,有锦衣卫在,不会有太大的疏漏。 “父皇英明。” 得到朱元璋的同意,朱标也是笑着躬身一拜。 “你这小子。” 看着朱标喜笑开颜,朱元璋也忍不住的笑了。 “好了。” “朱应也要回来了。” “你也派人去告诉玉儿这消息,另外将那个逆子的事情安排好。” “好好给他一番教训。”朱元璋表情变得严肃的说道。 “儿臣领旨。” 朱标表情严肃的一拜,继而缓缓退出了大殿。 待得朱标离开后。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上则是带着几分思虑之色。 持续了一刻后。 朱元璋对着殿外道:“传蒋瓛。” “奴婢领旨。”云奇立刻领旨。 没多久。 蒋瓛便快步来到了文渊阁大殿内。 “臣参见皇上。”蒋瓛直接跪地一拜。 看着蒋瓛。 朱元璋一抬手,继而沉声问道:“冠军侯府内安插了多少锦衣卫?” “回皇上。” “按照相等爵位一样的安插,侯爵位二十八人。”蒋瓛恭敬回道。 安插锦衣卫入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