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怎么连声招呼不打就走了?” “你想跟我分手对不对?” 王保强说到一半卡住了壳,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状态不太对。 或者说效果远远没达到他们想要的预期。 “卡!” 徐正神色淡定。 这么重要的戏份,他早就做好长时间反复拍摄的准备了。 一遍不行,拍个三四十遍,他就不信找不到想要的感觉。 只是他高估了其他演员的耐性,不是谁都能忍受反复拍摄的折磨。 尤其在场暹罗演员,来之前中间人就说一场戏,谁曾想这一场戏拍个没完了。 到了第六遍的时候,他们就变得焦躁起来。 愈是如此,效果就愈不到位。 甚至这种情绪有向主演王保强和幕后人员延伸的趋势。 徐铭见徐正依旧没有要喊停的趋势。 就知道这是新人导演的老毛病犯了,太过注重拍摄,忽略了参与人员的状态,这样下去只会欲速则不达。 毕竟认真算起来,《泰囧》是徐正第一部处女电影导演作。 对方作为导演感受不到,但徐铭却是旁观者清。 “徐导,停一停吧,连拍六遍还找不到感觉,不妨让大家休息一下,调整调整状态。”徐铭出言道。 烦躁的徐正听到这个建议,不爽地看过去,张嘴就欲骂。 在暹罗这异国他乡,每多耗一天,人吃马嚼的都是钱,耽搁的时间和金钱你补…… 哦,是电影最大投资方,那没事了。 giao导师给研究生补个蛋,徐总是真能给补钱。 “行,大家休息一会儿再拍。”徐正应承下来。 “小娟,你跟生活制片一起去弄点吃食、饮料,记我账上,就当是我请大家放松下了。”徐铭转过头,交代道。 “嗯嗯。” 小娟找到生活制片就往外走。 徐铭一系列动作,瞬间把焦躁的气氛给安抚下来。 大家烦,只是不间断地拍摄,还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如今有了歇息的空隙,再加上即将到来的吃食、饮料,内心那点情绪当即就被压了下去。 “对不住大家伙,是我心急了。” 徐正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承认错误。 “呵呵,不光你急,大家都急,但咱们都是为了拍好电影,谈不上谁对不住谁。” 徐铭摆摆手,他知道徐正这个表态是因为自己在场。 他自然也不能落了对方的面子。 等他走了,剧组还是要靠对方的威严才能往下拍。 过了半个小时。 生活制片和小娟带着东西回来,徐铭示意二人分发给大家。 见气氛缓和下来。 他才喊着徐正、王保强、黄博三人:“咱几个先凑一块排演一遍那段戏,你们的台词其实挺有意思,就是表达得不精确。” 原版这段戏,三人拍了好几天,才磨出想要的效果。 可他来客串,肯定不会等仨人慢慢磨合,就打算出手推一把。 “保强,你质问徐正的时候,要更歇斯底里一些,不要用我们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戏剧效果往往是不正常才能产生出来。” “比如你的台词,乍一听像是对象吵架,但站在王宝这个角色上其实说得过去,这是一种反差。” 徐铭顿了顿,“但要更加凸出喜剧效果,就得无厘头一些,把自己演泼,懂我意思吗?” 见王保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干脆给对方示范起来。 有时候表演就是一层窗户纸。 在徐铭把原版《泰囧》成熟的片段给复现出来后,王保强双眼明亮,登时把握住了精髓。 “就得泼妇一样,把局给搅乱,喜剧效果才能出来。” 徐正作为导演,同样一点就通,“他俩吵,跟着场内吵,这时候黄博正好入场了。” 啪! 徐铭一拍手,给徐正比划了个大拇指:“没毛病,你俩走一遍戏,我扮演黄博的角色,找个合适的切入点。” 电影从剧本到成片,会经历许多个阶段,不乏剧本和成片大相径庭的作品。 而《泰囧》剧本,跟后来上映的成片,其实差距也不小。 很多地方都是现场几人演着演着碰出来的即兴台词。 尽管囧系列铁三角的组合,《泰囧》之后便再没集齐过,但三人的喜剧天赋是毋庸置疑。 不然不能成为前世第一部破十亿的国产电影,还超过了两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