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知人善用即可,带兵打仗的事交给信任的人就可以了。 至于胜败,全看天命。 反正他已经完成了两个任务:太子南迁,守京师。 “决战地点交给武将吧!你们觉得此番大战,何人能担任总督?”崇祯问。 李邦华想了想,“臣觉得秦良玉最为合适,只是她年事已高,臣怕她不能胜任。而且四川府库空虚,没钱购买粮草招募兵士。” 崇祯掐指一算,秦良玉生于万历二年,现在是崇祯十七年,她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 廉颇老矣尚能饭!她秦良玉应该也可以。 最主要的是,秦良玉有威望,能压制住其他武将。 南方各部将领拥兵自重,尤其是左良玉和刘良佐,如果他们能与朝廷一条心,历史上南明的下场或许会不同。 “那就让秦良玉担任川湖云贵四省的总督,在四川与张献忠进行决战!向秦良玉推荐一人,名叫曾英,在成都城内颇为有名,人称曾公子。” “遵旨。”李邦华没有多问,皇上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袁继咸现在何处?” “袁继咸?”李邦华年纪大了,一时半刻没想起此人是谁。 吏部尚书邱瑜开口道:“陛下,袁继咸驻守九江,总督江西、湖广、安庆、应天(南京)军务,麾下兵马约有两万。” 袁继咸是个人物,与文天祥,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 只是他的下场不太好,被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献给了满清,被杀就义。 崇祯点点头做好了打算。 “既然左良玉已经收复了武昌,那就让袁继咸从九江逆流而上去往武昌。随后从左良玉处借兵五万,在后面追击张献忠。” “陛下...如果左良玉不借呢?”李邦华提醒。 “那就让袁继咸将左良玉父子砍了!”崇祯咬牙说道。 李邦华嘴角抽了抽,“陛下,左良玉可是有十五万大军...一旦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