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必谦说的没错,不止是明代,其他朝代的匠人大部分都是世袭制,虽然被免除了赋税,但活的没有尊严。 不但会被当成物品赏赐给藩王勋贵,而且婚配嫁娶都受官府管制。 没有话语权,社会地位非常低。 崇祯想了想:“匠籍不能废除,否则我大明的技术会流落出去。这样吧,提高匠人待遇,免徭役,婚丧嫁娶的费用皆由朝廷负责。” 陈必谦觉得没什么问题,随即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陛下,匠人们凭手艺吃饭,行里有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算有些匠人愿意到研究院任职,也不会把他们掌握的东西写下来,或者教给别人。” “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朕的研究院需要焦勖和汤若望这样的人才,不是来人就能随便进的。” “不过...为了防止研究院的人出工不出力,你们需要制定考核目标。具体的细节你们工部和内阁仔细商议,议定后上题本,朕批红。”崇祯提醒道。 陈必谦和工部众人心中巨震,对眼前这位大明皇帝愈发佩服。 他的想法看似天马行空,但细想之下会发现解决了很多问题。 尤其是匠人粗制滥造,造的慢,磨洋工等问题。 而研究院解决的是技术传承和发展。 简直完美! 陈必谦带着工部众人躬身施礼:“臣等遵旨。” 安排完工部的工作后,崇祯想起一件事,急匆匆往皇城赶。 崇祯十七年第三期明天一早印刷发布,今天必须审核定稿。 离乾清宫还有一段距离,就见周皇后正拿着几张纸在殿门外等候。 显然她已经等了很久。 见皇帝归来,周皇后上前施礼:“臣妾参见陛下。” 崇祯伸手搂住周皇后纤细的腰肢,闻着她身上的体香后精神顿时为之一振,他右手悄悄扯对方的衣服:“来,让朕瞧一瞧皇后的...报纸。” 周皇后脸颊绯红,迅速将报纸递给崇祯,随后转过身去平复呼吸。 崇祯哈哈一笑。 周皇后最近的压力太大了,刚才那么做是为了给她释放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