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流贼围城后,各种计谋层出不穷,甚至以半数勇卫营的性命为代价,给敌人制造恐惧。 前段时间让焦勖改良自生火铳,现在又对火炮下手了,他还是人吗? 懂得东西也太多了! 在等候的这段时间崇祯也没闲着,开始对研究院的未来进行规划。 “研究总院的人有多少?”崇祯问范景文。 “回陛下,今天进宫面圣的人共有一百一十六人,其中研究总院三十七人,制造总局七十九人。” 崇祯点头:“朝廷战事紧张,所以朕很关注铸造火器的匠人!其他人不要灰心,等战事一停,诸位就有了用武之地。” “善于农科的,指导布政使衙门,让他们一级一级把知识传授下去,让农民增产。善于水利的,与工部共同治理水患。精通医术的,把医学知识散播出去,让大明子民不再为求医难而头疼。” “可是陛下...”就在崇祯给这帮人洗脑的时候,范景文提出了疑问:“按照陛下的规划,不出三五年,大明将会出现一大批匠人。匠人多了,制造的东西就会多,东西多了就得便宜卖。” “时间久了,匠人做的东西将会越来越不值钱,甚至会赔钱,难以糊口!” 其他匠人也有着同样的担忧。 崇祯微微一笑:“不用担心这种问题,朕心里有数!” 他看向皇极殿的屋顶,心中的欲望开始慢慢膨胀。 他穿越到大明只有三件事:打建奴,打流贼,大航海! 永乐二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宣德八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归来。 虽然后来也有出使西洋的记录,但无法与郑和相提并论。 历史上,大航海时代又称作地理大发现,指在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与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 他和大明必须搭上大海航的末班船! 不同于欧洲人的殖民主义,他要搞经济主义。 在这个封建时代,没有工业化的前提下,只有发达的手工业才能支撑起远洋贸易! 这些匠人,就是远洋贸易的坚强后盾!. “成了,成了!” 就在崇祯幻想未来的时候,栗大伦拿着一块铁疙瘩跑了进来。 他举着那块铁疙瘩在空中展示。 上面有一块破损,切口处呈现灰色,显然不是白口铁! 看着栗大伦癫狂的模样,崇祯悄悄捏紧了拳头! 大明朝果然能人辈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