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完谋士方光琛的言论后,吴三桂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 方光琛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说的都是实话。 如果拒不奉旨调兵,就是明着对抗朝廷。轻则获罪,重则像刘泽清一样被人用计除掉。 就算朝廷暂时放过他,后续也会找他的麻烦。 如此一来,他只有向建奴投降这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投降建奴这条路真的可行吗? 关宁军与建奴有世仇,之前缺饷严重时都没投降,现在饷银充足能投降? 就算真的投降了,他吴三桂下场无非三种。 一,像那些汉八旗一样攻城掠地,冲锋在前! 虽然能够建功立业,拿银子拿到手软,但打仗就会死人,每死一个人他的实力就会减少一分。 等关宁军死完了,他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二,被建奴调往辽东,镇守他们的大后方?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卧榻之侧尚不能容他人酣睡,建奴绝不会轻易将后方交给他。 最后一条则是被削了兵权,像他舅舅祖大寿那样没事喝茶饮酒听听小曲,成了废人。 不行! 这三种下场都与他的期待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 最关键的是,大明的基本盘还在,继续给大明效力才是明智之举。 吴三桂对着方光琛抱拳拱手道:“多谢方兄指点一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方光琛微微一笑,拱手还礼后自行退出了房间。 吴三桂又思考了片刻后对着外面吩咐一声:“来人,让镇标中营参将巴克勇来一趟。” 关宁军编制屡有变化,但大致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孙承宗、袁崇焕时期的关宁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