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就好,那就好...” ...... 京师乾清宫。 崇祯正与李邦华面对面的探讨治国理念。 崇祯说道:“李阁老,治理国家不是一件易事。同理,治理官员百姓也不是一件易事。” “臣以为,只要没有贪官污吏,百姓的生活就能相对好一些。” “李阁老觉得可能吗?”崇祯反问。 李邦华沉默了。 他身为内阁首辅都不能撇弃贪念,更何况那些下面的官吏。 崇祯继续说道:“纵观史书,国家为什么会灭亡?” “因为...土地兼并?苛政?天灾?” 崇祯摇摇头,“都不是,纵观整个历史,朝代更替的原因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 李邦华:??? 他有种听天书的感觉! “这...请陛下赐教什么是生产关系,什么是生产力!” 紧接着,崇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用一种李邦华能理解的方式说了出去。 “也就是说...是负责分配的人和**出了问题?”李邦华抬起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崇祯。 崇祯直接愣在原地。 李邦华可以啊,竟然直接说出了问题核心所在。 “李阁老说的不错,就像元朝末年那样,江南本是鱼米之乡,土地物产丰盈百姓却贫困潦倒。究其原因是蒙古人的掠夺,造成了贫极江南,浮夸塞北的局面。” “于是太祖高皇帝揭竿而起,让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 “原来如此!”李邦华开始认真思考大明朝是不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简单思考后,他无奈的叹息一声。 大明朝不但有这种问题,而且非常严重! “怀来卫塘报!怀来卫塘报!”就在李邦华打算细问时,一个小太监手里拿着塘报跑了进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