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奎走后,崇祯让人给宁远伯李世忠和英国公张世泽分别送去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 让他们想办法参与到李性忠部粮草、战马的供应体系中来。 虽然参与的人越多,越有泄密的风险。 但崇祯已经顾不得许多了。 不能让周奎一家独大。 如果被周奎垄断,到时候他会想尽办法各种加价。 甚至反客为主。 引入其他竞争者,会迫使周奎在提供更优质商品的同时,而不加价。 这叫什么? 鲶鱼效应! 除了垄断,崇祯还考虑到风险问题。 一旦周奎这条商路出现问题,还能通过其他人运输粮草军需。 不至于让大军断了供给。 这叫什么? 规避风险! 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崇祯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早,崇祯穿着朝服来到皇极殿。 文武百官早已在下面等候。 施礼过后,所有人目光都落到刑部侍郎孟兆祥身上。 以他为首的三法司刚刚会审完内阁首辅李邦华。 现在是时候公布结果了。 孟兆祥顿感身上的压力剧增。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孟兆祥出列拱手道:“陛下,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贪腐,偷逃赋税,霸占民田一案现已查明。” “兵部武库司郎中成德确实有贪墨行为,李邦华犯治下不严之罪;至于户部督饷侍郎王弘祚检举李邦华偷逃赋税和霸占民田一事,由于没有实证,经三法司商议后确认为诬告。” 崇祯眉毛微微动了一下。 三法司昨天还没给当事人定罪,今天忽然定罪了。 不止给被告定罪,还给原告定了个诬告罪。 有点意思。 左佥都御史宋权出列道:“陛下,臣有要事上奏。” “内阁首辅李邦华治下不严,导致贪腐发生。换做平时,训诫一番也就罢了,但现在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