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福临高坐在宝座上,一脸的茫然。这件事他不敢做主,也做不了主。 看着众人望过来的目光,福临低声道:“此事...不急。” 不等众人反驳,他立刻看向济尔哈朗并提高声调:“郑亲王。” 济尔哈朗先是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跪地施礼:“臣在。” “年关将至,你们先将掠夺来的物资、人畜给各旗分下去,让他们过一个好年。至于睿亲王的事,改日再议。”福临说话的同时站了起来。 “可是...”济尔哈朗还想说些什么。 “这...臣以为应该今日事今日毕,改日再谈有些不妥。”豪格有些不满的说道。 见旗主被针对,索尼和鳌拜同时站出来维护:“臣等谨遵皇上圣旨。” 两旗同意改日再议,两旗反对。 年幼的福临陷入两难的境地。 他僵着脸,能把希望放到正红、镶红两旗身上。 代善眯着眼,快速思考。 他已经老了,对争夺权力这种事并不感兴趣。 可如果被夺权的是多尔衮,他会毫不犹豫鼎力支持。 不。 他不仅支持夺了多尔衮的权,还会支持夺了多尔衮的命。 其实在福临登基前,代善与多尔衮的关系并不差。 但是...硕讬和阿达礼的死改变了这一切。 (硕讬是代善的二儿子,阿达礼是代善三儿子的长子,代善的孙子。) 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暴毙而亡。 八月十四日,满清诸王在崇政殿一番商议后,决定拥立年幼的福临继位登基。 为了打消其他人篡位的侥幸心理,代善会同十九位宗室王、贝勒、贝子发誓拥护新皇帝。 随后八旗将领及大臣等八十余人发誓:务必同心翊戴新君,竭尽忠诚,效忠幼主。违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睿亲王多尔衮也参与其中立下了誓言。 搞笑的是。 发誓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八月十六日,阿达礼亲自去找了多尔衮。 阿达礼回来后与硕讬一起前往代善府邸,告诉他:他们已经决定改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帝,让代善支持他们。 代善曾经宣誓过忠于福临,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谋反的行为。 于是一方面派人监视阿达礼和硕讬,另一方面亲自去质问多尔衮为何谋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