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位小叔对她从来都是毕恭毕敬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崇祯将张皇后的表情尽收眼底,急忙说道:“皇嫂先听我说。” “嗯。”张皇后轻轻颔首。 “朕这是在赈灾啊!”崇祯开始忽悠起来,“各地灾情频发,朝廷虽然开始赈灾,但是治标不治本。” “种地的农民靠天吃饭,旱涝都会减产甚至绝收。可惜那些租给他们地的人不会怜悯他们,不但收田租,还将朝廷的赋税加到他们身上。” “老百姓被逼无奈,只能造反。” “可是有了作坊就不一样了,百姓们可以进入到作坊给作坊主干活,挣工钱也能活,不至于被饿死!” 崇祯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但张皇后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陛下,臣妾有些不懂,为什么不将织布机卖给百姓他们在闲暇时织布呢?” “首先买织布机需要本钱,一般的家庭负担不起。其次一般家庭都是女人织布,织布机会因为女人做饭,看孩子,到扫屋子等原因停下来,无法最大程度的发挥织布机的作用。” “但是放到作坊里就不一样了,购买织布机的钱由作坊主出,只要闲暇时去作坊挣工钱就行了,不用承担购买织布机的钱。而作坊里的织布机也会被最大限度的使用起来。” 张皇后开始犹豫起来。 他父亲太康伯虽然因她而贵,但相对其他勋贵来说算是比较贫瘠的。 如果真能挣到钱,她肯定会让太康伯参与其中。 张皇后用略带歉意的表情问道:“陛下,真能挣到钱吗?” “当然!”崇祯语气坚定地说道:“皇嫂不要担心能不能卖出去。京营,边军南方各地部队的号衣都需要采买布匹裁制。” “飞梭织布机织的布又快又宽,价格肯定比其他布匹便宜,届时户部、兵部肯定会向他们采买布匹。” 听完这些保证后,张皇后和周皇后都被崇祯彻底洗脑了。 周皇后率先说道:“陛下,臣妾这就给家父书信一封,让他买织布机。” “臣妾也写一封信。”张皇后不甘示弱。 “信就免了,你们派人让他们进宫来面谈,趁机叙一叙父女亲情。” “谢陛下!”张嫣差点哭出来。 自从天启皇帝登基以来,她迈入宫门后再也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