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八月十一日。 天还没亮李邦华就被外面的骂声吵醒。 推窗望去,发现驿馆门口的桌子旁坐着四五个年轻人。 他们吃着早点喝着茶,嘴里不停地骂着。 “李邦华你老而不死是为贼...” “枉活七十有一,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纣为虐!” “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读书人皆愿生啖你肉,活剥你皮!” 这些人骂的太难听了,以至于门外值守的士兵都听不下去了。 他们走到这几个年轻人面前,大声呵斥:“看你们的模样都是读书人,为何口出脏言?” 带头的年轻人冷冷一笑:“宋代文豪苏轼都说过我修行时观君如一泡屎这种话,他既能说得,我为何说不得?” “你...”士兵们都是粗人,被这几个读书人的话问懵了。 他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大声骂道:“呸,曹尼玛。” 这种朴素又实用的骂人词汇直接让几个人破防了。 其中一个年轻人满脸通红的站了起来:“哎?你怎么骂人?” “你能骂得,我为何骂不得?”士兵反问。 这次轮到几个年轻人懵逼了。 不过他们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坐在桌子旁低声咒骂。 由于李邦华提前交代不能对这些人动手,所以士兵们只能在他们骂的难听时回骂几句。 随着天光放亮,驿馆门外聚集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骂声也越来越激烈。 李邦华大致数了数,门外有百余人左右。 在嘈杂的骂声之中,李邦华洗漱并吃完了早饭。 稍事休息后,他乘坐马车去往南京户部。户部管钱粮,想查出问题得先从户部下手。 户部尚书高弘图早就在衙门外等候,双方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中开始了查账工作。 接下来两天,李邦华每天只做两件事。 查账和吃饭。 在这期间,驿馆的外聚集的读书人越来越多。他们起初还有些克制,只用读书人的方式谩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心中的愤怒越积越多,单纯的谩骂已经无法发泄他们心中的情绪。 八月十四夜,刘孔昭换了一身衣服急匆匆来到朱国弼府中。 推开午门后他有些惊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