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八月二十八午后。 南京秋闱结束的同时,远在北京的崇祯收到了一封六百里加急密信。 信里记录了李邦华到达南京的所作所为。 崇祯看完之后有些不高兴。 他不高兴的原因并非李邦华杀了一个李实,而是嫌李邦华只杀了一个李实。 换做是他的话,南京勋贵和朝臣至少得死两位数。 崇祯将密信甩给身边的王承恩并问道:“李实是谁的人?” 王承恩先是捡起地上的密信,然后急忙回答:“回皇爷的话,是高时明的人。” “高时明...”崇祯轻轻念着这个名字。 高时明从去年三月份就一直奔波,直到今年端午节前后才返回京师。 回到京师后他大病了一场,到现在病还没好利索。 对于高时明的忠心,崇祯还是非常认可的。 但是对于他用人的能力,崇祯表示怀疑。 此时王承恩也已看完了密信,他低着头站在崇祯身边不知所措。 崇祯站起身在大殿中走了一会,对着王承恩说道:“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的缺就由你来安排吧。” 王承恩先是一惊,随后心中大喜。 这代表什么? 代表皇爷要给他真正的实权了。 此前他虽然贵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权力只限于皇宫内。 出了皇宫...不,他出不去皇宫。 但是... 一旦有了江南织造局总管太监的人事权,他的权力便可以在宫外落脚生根。 有了权,便有了钱。 在王承恩愣神的时候,崇祯开始嘱咐:“朕有三点要求。” “奴婢洗耳恭听!”王承恩双膝跪地,炽热的脑门与冰凉的地砖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一,可以小贪,绝不能大贪。” “二,不要扰民,更不要影响当地官员治理地方。”.. “三,做好朕的眼睛。” 听完这三个要求后,王承恩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他跪在地上砰砰砰磕头保证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会管好下面的人。” 崇祯的要求看似不高,实则不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