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来人!”说完这句话后他对着外面大喊道。 “在。” “传令下去,立刻拔营起寨北上榆林平叛!” 刘芳亮北上平叛的同时,秦良玉也正在调集兵马准备攻打潼关。 军帐中,秦良玉脸色有些苍白。 此时她已经是七旬之躯,连续征战消耗了她大量的精气神。 意志力虽然坚定,但身体已经开始吃不消了。 她坐在软垫上询问道:“朝廷的红夷大炮还没到吗?” 马万年轻声回答:“奶奶放心,今天中午不到,晚上也到了。” “好!”秦良玉点了下头,继续坐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午后过了一个时辰,军营外响起嘈杂的人声。 “怎么回...”马万年还没来及说出那个事字,七八个士兵跑过来汇报情况:“朝廷的红夷大炮到了。” 军帐内的秦良玉猛地睁开眼睛站了起来:“在哪?” “就在军营后方。” “带我去看看。”秦良玉忙不迭得离开营帐,朝后方走去。 看到军需官后秦良玉急忙询问:“有多少门火炮?” “启禀秦总督,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有七十七门,千斤以下的红夷大炮有二百三十四门,另外还有数万斤配套的火药和弹丸,这是火炮清单。”军需官说着将火炮递到秦良玉手中。 秦良玉看完清单上的内容后大喜过望。 试过火炮的性能后,秦良玉高兴地召集将领们开会。 一天后的凌晨,明军早早地埋锅造饭,吃完饭后拔营起寨朝潼关进发。 大军在距离潼关十里的停下来就地扎营。 次日清晨,两万先锋大军兵临潼关城外。 李自成早就得到了消息,他让郝摇旗领兵五千背靠护城河列阵迎敌,自己则站在城门楼上亲自指挥炮兵。 敌强我弱,守为上策。 明军攻城时不但要和郝摇旗厮杀,还要提防城墙上的火炮。 就在李自成幻想着如何消耗明军主力时,一万明军出现在视野之中。 这些明军头戴明盔,身穿棉甲,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 中军上空飘着一面崭新的大明国旗,旗下的战马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 “秦良玉...”李自成冷笑一声:“来攻城吧,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人!” 在两军的注视之下,十几个明军赶着两匹骡马来到战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