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古用兵要师出有名。 有名,方能有理。 有理,才能有号召力。 有了号召力,将士们才会用命,百姓们才会真心支持这场战争。 有了百姓的支持等于有了民心。 如果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特别大,赢得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崇祯要征讨蒙古诸部需要一个理由(借口)。 这个理由就是附属国不给宗主国遣使呈贡! 在得知崇祯要征讨蒙古人后,范景文劝阻:“陛下不可啊...,好不容易剿灭了李闯贼,大明急需时间进行休整。况且西南土司叛乱尚未平定,两线作战并非明智之举。如果在这个时候和蒙古人开战,他们甚至有可能联合建奴再次南下入关劫掠。” “范尚书此言差矣,”崇祯目光坚定,“就算咱们不打蒙古人,蒙古人也会在建奴的驱使下打咱们。” “为何?”邱瑜有些不解的问。 方岳贡拍了下邱瑜的肩膀:“我问你,当年诸葛武侯为何急着北伐,而不是休养生息?” “因为诸葛武侯急于匡扶汉室...” “错啦!”方岳贡嘿嘿一笑:“因为当时关中比蜀中富庶,同样的时间下,关中人口和粮食的增长速度都比蜀中快。” “诸葛武侯休养的时间越长,蜀国国力和魏国国力差距越大!” “这才是诸葛武侯急于北伐的最终原因!” 崇祯接过话茬说道:“方尚书说的不错,辽东乃苦寒之地,无法和中原媲美。休养的时间越长,建奴和大明的差距越大,他们肯定要想办法把大明拖下水!” 崇祯这番话彻底把内阁说服了。 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有利有弊。 只要能说服他们,这帮人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帮朝廷做事。 弊端也很明显,党争...贪腐... 其实崇祯征讨蒙古人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解决顺军降将的问题。 首先顺军降将数量有点多,素质也参差不齐。他需要借助敌人的手消灭一些累赘,然后再重点培养剩下的栋梁之材。 在这期间顺便考察降将的忠心。 忠者用,不忠者或弃或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战力会越来越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