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次日清晨,精神和躯体得到双重满足的明军启程出发。 出发后不久,李性忠唐通召至近前商议:“唐大人,为了防止返程途中遇袭,你率麾下骑兵在前面探路,如何?” 唐通犹豫了一下:“我麾下只有不到一千骑兵,是不是太少了点?” “无妨,唐大人只负责探路。”李性忠话里有话。 “嗯?”唐通怔了怔:“请李总兵明说。” 李性忠一脸神秘地凑到唐通面前低语了几句。 “什么?我”唐通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唐大人放心,”李性忠从怀里拿出一张军令,“白纸黑字都写好了,如果我李某人出尔反尔,届时唐大人可以拿着这份军令自保。” 唐通伸手接过军令后仔细看了看。 纸是朝廷制式纸张,字也是出自李性忠之手,左下角盖着李性忠总兵大印。 确认无误后,唐通最后一次试探道:“那我可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有劳唐大人了!” 唐通领命离开后明军队形发生了些许变化。 队伍最前面是唐通一千骑兵,他们负责探路。 贺锦步兵跟在唐通身后,所部骑兵则护在步兵两翼。 再往后是辎重和俘虏,以及缴获的各种物资。 李性忠亲率精锐骑兵殿后。 由于携带了大量的辎重和物资,所以大军行军速度并不快,每天最多只能行进五六十里。 一天后,殿后的探马送来消息:“报,后方五里发现蒙古骑兵,有上万之众!” “列好阵型,准备迎敌!”李性忠皱着眉下达了军令。 不多时,数不清的蒙古骑兵出现在视野之内。 他们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远处驻足观望。 僵持了一会后,李性忠将骑兵一分为三。 其中一部分跟着大部队一起后退。 剩下的两部分骑兵互相掩护,交替后退。 三天后,明军行至距离阳和卫北一百五十里的集宁海子附近(今黄旗海,是一个内陆闭塞湖)。 蒙古骑兵一直远远跟在身后,保证明军始终处于他们视野之内。 期间双方虽然没有大打出手,但百余人规模的冲突发生了十几次,互有伤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