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制约香皂产量的因素有二,一是京师附近彘的数量,二是宫里人手。” “嗯”崇祯欣慰地点了点头,对这门生意愈发重视起来。 他之所以重视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经济因素。 香皂生意带来的暴利可以增加内帑收入,缓解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是政治因素。 此前他拉拢打压地方士绅的政策理论没问题,但也仅限于理论没问题。 通过锦衣卫反馈的消息,他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太过理想化,实际执行时困难重重。 崇祯的想法是让地方士绅内斗,把朝廷和地方士绅的矛盾转移到士绅和士绅之间。 但 治理地方的官员不这么想,地方士绅也不会这么做。 在地方官员眼里,稳定是头等大事! 任何让地方乱的行为都会被禁止! 士绅内斗造成的影响不比民变小,除非某个士绅做了穷凶极恶之事且证据确凿,否则地方官员不会落下手中的大棒痛下杀手。 因为士绅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百姓们会自发地相信士绅,并支持士绅。 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就动手,反而会激起百姓民变! 而且。 士绅之间互相都有联系,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矛盾解决掉,而不是让官府介入。 因为很多官员在处理问题时会两头吃,吃完原告吃被告。 到头来原告和被告利益受损,唯一获利的是地方官员! 看完李若琏从南方送来的一封封密信后,崇祯知道短时间内动不了士绅阶级。 不过他没有放弃。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个思路,先从商人开始。 经销商制度旨在拉拢各省的大商人,等香皂的生意稳定后,商人们会意识到他们部分利益来自皇帝。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潜意识的维护皇帝! 有了这些大商人的支持,崇祯接下来的货币改革会轻松很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