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七月十二,镇抚司诏狱。 噔噔噔—— 两个狱卒走进监狱。 他们一人掌灯,一人手拿钥匙,并排来到一间牢房门前。 哗啦啦。 其中一个狱卒从怀里掏出一串钥匙,伸手打开牢门上的锁链。 “刘文秀?哪个是刘文秀?”狱卒问。 牢房角落里的刘文秀缓缓站起身,没说话。 “聋了是吗?老子喊你名字呢!”狱卒骂道。 “我就是刘文秀,是不是到刑期了?”刘文秀内心十分平静。 被关进诏狱后他一直在反思。 反思过去的人生有没有做错事,杀错人 现在他明白没必要想那么多,到头来万事一场空。 两个狱卒白了刘文秀一眼:“呸,想得到美!朝廷杀你还得浪费几两银子!” 这里的几两银子是断头饭的钱。 断头饭又称壮行饭,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时楚庄王平定叛乱后为了彰显气概,下旨在处斩犯人前让他们吃一顿好饭。 自此断头饭开始在诸侯国推行,并一直延续下来。 历朝历代断头饭标准不一。 以宋代为例,宋太祖赵匡胤规定断头饭的伙食标准为每人五贯钱。 宋朝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开支也不过五贯钱,可见标准之高。 到了明代标准虽然降低,但也有一碗酒,一碗白饭,一荤一素两个菜。 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层层减配。 县令减配一碗酒,半碗肉菜。 典史减配少半碗肉菜,半碗素菜。 狱卒再贪点,到了犯人这里只有一碗饭,一块半生不熟的肉。 (明代断头饭必须有一块肉,当时民间流行转世投胎的说法,说人死后需要过孟婆桥喝孟婆汤。过桥时会遇到一条恶狗,为了不被恶狗缠身,需要用这块肉进行投喂。) 在刘文秀惊诧的目光中,狱卒打开了他的手铐脚镣。 “这是?”刘文秀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张着嘴问。 “太子妃诞下一子,陛下有皇孙了,为此大赦天下!”狱卒将刘文秀推出牢房往外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