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袁可立,字礼卿,河南归德府睢州人。 其先祖袁荣因随明太祖征战有功,被封为睢阳卫世袭百户。 明中后期卫所制度名存实亡,袁氏一族放弃军户踏上科举之路。 万历十七年袁可立考中进士,天启二年四月以右佥都御史身份巡抚登莱。 在袁可立巡抚登莱前,辽东九成之地已落入建奴手中,明军只能依靠关宁锦防线固守。 (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 袁可立巡抚登莱后与孙承宗,李邦华,毕自严,毛文龙,沈有容,张盘等人互相策应,以攻代守。 (袁可立主持大局,孙承宗负责在宁锦一带牵制,李邦华和毕自严负责后勤,毛文龙与沈有容,张盘负责前线作战。) 袁可立先是打造战船,然后使用戚继光水军习陆战的方法训练水师。 短短几年打造战船四千艘,并有五万擅长陆战的水师官兵(登莱新军前身)。 从天启二年出任登莱巡抚,到天启四年五月离任期间。 袁可立使用登陆作战的方式不但收复了整个辽南(辽东半岛),而且成功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兴祚。 尤其是登陆作战的水师,利用辽南复杂的地形打了七场大仗,七战七捷。 小仗数百次,明军罕有败绩。 打的努尔哈赤和八旗兵怀疑人生。 明朝内部公文称此为设镇以来未有之捷也。 前有孙承宗的关宁军,后有袁可立的水师,两面受敌的努尔哈赤不得放弃进攻,转为龟缩防守。 辽东局势倒向大明! 但是 大明朝廷内部乱了。 袁可立的至交好友高攀龙被迫害致死。 同时他也被御史们冠以‘劳而无功"的罪名进行弹劾。 为了避免内耗和掣肘,袁可立决定辞官。 天启还算有识人的本事,不允许他离任。 数次辞官不允后,朝中奸臣开始在各方面为难袁可立和登莱水师,天启无奈只能奏准。 紧接着。 天启五年,孙承宗举荐的山海关总兵马世龙由于情报出错,在柳河之役中失利,死伤四百余人。 当时关宁军战兵七万五千人,加上守军总数高达十四万。 按理说死伤四百人无伤大雅。 朝中奸臣为了扳倒孙承宗,宣称十万辽军全军覆没,并且弹劾孙承宗有谋反之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