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私铸者为了谋利,肯定在私铸时会削减银的比例,并往里面添加铜,铁,白铜或者铅。” “加铜,铁,白铜不但会使银币变暗,还让导致银币变硬咬不动。” “加铅呢?”崇祯问。 “加铅虽然能让银币变软,但成品的颜色比真钱暗很多!” “除此之外还能用听声法,火烤法辨别真伪!”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进详细介绍了辨别银币真伪的办法。 崇祯听得很认真。 币制改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货币是什么? 国家信用的体现! 银子之所以成为明朝主流货币,最关键的原因是自身价值属性高,且不好造假。 老百姓用牙咬一下就能辨别真伪。 所以发行银币首先要考虑造假问题。 如果造假难度很低,那么新币很快就会遭遇信誉危机。 最终导致币制改革失败。 有大量银子的守旧派为了保证资产不缩水,会用各种方法抵制新币。 如私铸,造假扰乱市场等。 这些都是挑战! 听完辨别真伪的方法后,崇祯想了想:“就按照这版的样式铸币吧!除了南北两京外,还要在各省设立铸币处。” “请问陛下何时开始铸币?” “现在就可以开始了,铸出来的钱先不要拿出来,放入府库备用。” “遵旨,”范景文认真记下后又问道:“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范尚书请讲。” “据工部计算,铸造一枚银币的综合成本约在九钱四厘左右。每换一枚银币,朝廷就有六厘的利润,请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钱?” “一半上交朝廷,一半归地方衙门作为常费自行处置。”崇祯认真思考后回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