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夏允彝”崇祯轻声念了几遍。 夏允彝是几社六子之一,也是几社的创始人之一。 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夏完淳。 夏完淳九岁便能诗善词,有神童之誉。 历史上父子二人在满清入关之际投身入伍,起兵抗清。 那一年,夏完淳十五岁。 兵败后,夏允彝拒绝满清的召降,自杀殉国。 夏允彝死的方式很特别,他命令兄、子、妻妾家人在岸边观视,自己独身一人走到水塘中间。 水很浅,只到达夏允彝腰部。 他先是从容地和家人告别,然后将头埋入水中活活呛死。 夏允彝选择用这种悲壮的方式殉国。 夏完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悲痛之余坚定了抗清的信念。 永历元年。 夏完淳被捕,押往南京受审。 他在南京遇到了劝降的洪承畴。 在民族大义面前,夏完淳不但没有投降,还将洪承畴痛骂了一顿。 随后,夏完淳被杀。 那一年,他只有十六岁。 父子二人的表现堪称读书人之楷模。 崇祯晃了晃脑袋,收回思绪。 他盯着吏部尚书邱瑜说道:“邱瑜。” “臣在。” “拟旨,让夏允彝担任钦差大臣一职,旨意送达后立刻前往扬州彻查,不管此案牵扯到谁,都要查清楚,查明白,还百姓和官员一个公道!” “臣领旨。”邱瑜转身回吏部拟旨。 邱瑜离开后,崇祯又有些后悔了。 他怕王之心因此被抓住把柄,导致无法继续抄家。 想了一会后,崇祯摇了摇头。 他的担心太多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