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崇祯嘴角微微上扬:“朕让内帑在陕西开了一家大明钱庄,可以用银子换府库的铜钱。” 银换铜? 不出是意外肯定是亏本的买卖。 想到这,范景文忽然心生警惕。 据他所知,眼前这位大明皇帝从不做亏本的生意。 今天这是怎么了? 崇祯一本正经的说道:“据朕所知,陕西全年的赋税总额是一百八十万两白银。朕已经在陕西准备了二百万两银子,足够他们应付局面。”. “可是陛下会因此亏钱的!”范景文提醒。 崇祯大度的笑了笑:“朕是大明的皇帝,朕亏钱说明百姓赚钱,朕高兴还来不及呢。” “额...”范景文思考片刻后想起了最关键的问题:“敢问陛下想让臣和内阁配合什么?” “让地方官府全力支持大明钱庄的业务。”崇祯露出了狐狸尾巴。 “例如?”范景文开始试探。 “铸币让利!” “陛下就这一个要求?”范景文很是诧异。 “目前就这些,至于让利多少你和吕大器商量着来,只要别让朕亏太多就行。”崇祯点头。 铸币有百分之六的利润,其中百分之三上交朝廷,剩下的百分之三留给当地官府作为小金库, 崇祯为了不露出真正的尾巴,故意说出了铸币让利的话。 至于让利多少,他并不在意。 因为他的目的从来都不是铸币的利润,而是土豪士绅口袋里的钱。 之前他在京师通过收售铜钱割了勋贵士绅几茬韭菜,多少有了些经验。 现在他要在陕西搞一次大的。 范景文很感激,对着崇祯下跪:“臣替吕大器和关中百姓谢过陛下。” “不用客气!”崇祯走上前将范景文搀扶起来。 他心中惭愧自然受不起范景文的这一跪。 其实崇祯这么做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看货币改制是否行得通!如果行得通,就全国推进。如果行不通就暂且不行,等待新机。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是看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为将来的全国推广积攒经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