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了打好陕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崇祯做了一个十分复杂且大胆的计划。 他先是让李性忠和刘肇基制定出兵计划,准备北上草原打蒙古人。 打仗需要粮草,所以他又命户部、兵部给边军筹备出征所需的粮草。 (士兵打仗需要吃双粮,举个例子平时每天吃一斤半粮食,战时要吃三斤,否则体力跟不上。) 周奎凭借自己的本事,不出意外地承接了一部分运粮任务。 在周奎拿到兵部和户部的官凭路引后,崇祯从内帑掏钱,让周奎多买了六十万石粮食。 在其他人眼里看来,这些粮食都是军粮。 要运往边关给边军吃。 其实这些粮食都是要调往关中平抑粮价的粮食,只不过披上了军粮的外衣。 崇祯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掩人耳目。 尤其是那些反对货币改制的人! 消息一旦被他们得知,陕西的士绅和商人也会得到信息,从而改变策略让崇祯无法割韭菜。 崇祯货币改制的目的有两个。 短期目的是割韭菜。 长远目的与税收相关。 他不能容忍别人打乱自己的计划! 而且。 这些粮草大部分都是购自福建,通过郑芝龙的海船运到了天津。 从福建购粮这种舍近求远行为是福建商战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形成了一个闭环! 如果崇祯购买的六十万石粮草能稳定住陕西的粮价,崇祯就让李性忠、刘肇基按照计划征讨西土默特部。 如果无法稳定住陕西的粮价,他就下令暂缓出征西土默特部,把出征的粮草全部投入陕西市场,将当地的粮价砸到最低! 他不怕赔钱。 就算亏百万两银子又如何? 只要王之心认真开矿,长则两三个月,短则一两个月就能挣回来。 这是大明朝的北失南补战略! (北失南是金宣宗完颜珣的策略,当时金朝在蒙古人的攻势下丢城失地。为了弥补损失转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要无广告阅读请下载爱读免费/apk/爱读免费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爱读免费欢迎您!!!移矛盾,金宣宗决定攻打南宋这个软柿子,可惜他们遇到了南宋名将孟珙...) “回陛下,”周奎神秘地说道:“朝廷让臣运送的二十万石军粮已经全部运抵朔州,陛下所需的六十万石粮食中的八成已经运到了偏关镇,剩下的两成预计十天后可以到达山西平阳府(今临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