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崇祯十分关注北方即将到来的战事。 在他看来,想要打败建奴收复辽东并非易事。 除了搞军备竞赛拖垮对方的财政外,还要想办法打破满蒙联盟。 否则蒙古人随时都有可能背刺大明。 他绝不允许征讨建奴的时候被蒙古人在背后捅刀。 想要瓦解满蒙联盟,最有效的办法是出兵。 之前已经暴打了察哈尔部,这次的对手是西土默特部。 听到崇祯的问题后,王承恩急忙回答:“回皇爷的话,按照计划确实是今日出兵。” “钱粮都准备充足了吗?”崇祯又问。 “充足!”王承恩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打开后念道:“户、兵两部已将三十五万石粮草提前运抵山西朔州,足够此次出征使用。” “如果不够的话,可以临时从陕西、山西购买粮草运抵前线。” “那就好...”崇祯盯着地图,表情凝重。 看了一会后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你说...方岳贡和范景文到底是真有矛盾,还是故意装出一副有矛盾的样子?” 自从范景文当上内阁首辅后,方岳贡就表现出各种不服。 不是在朝堂上和范景文互怼,就是在私下里和范景文争吵。 由于他们两个都是尚书,再加上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内阁次辅。 所以官员们纷纷用站队的方式表达立场。 隐约间,又有了党争的趋势。 崇祯并不反对党争。 相反,他很愿意在这个时候看到党争。 究其原因是太子南迁时朝中勋贵走了不少,制约文臣的人大大减少。 为了制约他们,崇祯开始扶持勋贵。 除了刘文炳,刘文耀,周奎等外戚勋贵外,还对秦良玉,唐通,黄得功这些功臣勋贵大肆封赏。 这些还是不够。 为此他又培养王之心,让他分担文臣给皇权带来的压力。 不巧的是,王之心被派到江南开矿。 没了王之心的压制,京师这些文臣又开始上蹿下跳,屡屡试探皇权威严。 崇祯很烦,所以想用党争牵扯文臣的注意力。 他们相互之间斗的越狠,对他越有利。 王承恩不敢直接回答崇祯的提问,而是隐晦地说道:“皇爷恕罪,奴婢眼拙看不出真假。不过据奴婢看来,他们确实在为朝廷做实事。” 崇祯眉毛一挑:“你的意思是他们是演的?故意用这种方式浪费大臣们的精力,给朕排忧解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