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归化城西南十里。 贺锦率领所部三千骑兵正在缓缓前进。 “报,前方十里发现鄂尔多斯部主力,兵力约有一万!一人双马或一人三马,甲胄以皮甲为主,另外还有极少数铁甲和少部分棉甲。武器为骑兵软弓和腰刀,没看到火器!” 得到探马的情报后,贺锦想了想:“所有人换战马,留下一成兵力照看驮马,剩下的随我列横阵缓行!” 刚展开阵型不久,迎面驰来三骑。 三匹战马上各坐着一个虬髯大汉。 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透露出坚毅和果敢,仿佛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 与明军鲜艳的衣甲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穿甲,身上穿着早已洗的发白的布衣。 “来者何人?”十几个亲兵催马上前将他们拦下。 “我是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璘臣的属下,前来求见贺将军!”一个虬髯大汉看着贺字将旗说道。 (额璘臣是人名,他在官方历史的名字为林沁额叶齐岱青。) 济农在明代是蒙古贵族首领的一种称号,可以理解为仅次于大汗的人,又称“副汗”。 一般情况下,大汗的兄弟或儿子才能担任济农。 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璘臣的祖上是孛儿只斤吉能,隆庆五年跟随俺答汗与明廷和议,被大明朝廷封为都督同知。 天启七年,额璘臣继承鄂尔多斯部济农职位。 崇祯元年林丹汗西征,额璘臣投降并被剥夺济农职位。 崇祯五年皇太极攻打林丹汗,林丹汗不战而退,额璘臣趁机恢复自己济农职位。 崇祯八年,额璘臣率部投降皇太极,皇太极承认其济农职位。 (查人名查的头晕,这些名字不但难念,还难记!) 贺锦对着说话的虬髯大汉招手:“近前来说话!” 在五六个骑兵的包围下,虬髯大汉催马来到贺锦面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