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臣...”索尼声音拉的很长,“没有。” 福临的脸开始僵硬,他转动目光问另一人:“谭泰,你可有举荐之人?” “臣没有!”谭泰低着头回答。 “图赖,巩阿岱,锡翰,苏克萨哈!”福临连续点了四个人的名字,“你们可有举荐之人?” 四个人同时叩首:“臣等没有合适人选,请皇上恕罪!” 他们不是没有合适人选,而是提前接到了布木布泰的通知,希望他们能权衡利弊。 这些人虽然都是旗人,但并不想牵扯到事关皇权的内部争斗当中。 他们大部分人只想自保! 所以面对福临的询问,他们用不表态,不站队的方式回应。 福临的脸变成了铁青色。 身为皇帝,在朝堂上竟然得不到一个人的支持。 这皇帝的位置,还有什么意义? 目光流转间,他看到了一个魁梧的身影:鳌拜! 鳌拜擅骑射,少从军,屡立大功。 最初在正黄旗担任护军校,后授骑都尉世职。崇德二年(崇祯十年)克皮岛,进三等男爵,赐号“巴图鲁”。 巴图鲁是满清的一种荣誉称号,主要为了表彰表现英勇之人。 下至普通士卒,上至王公大臣都可以获得此称号。 但也仅仅是称号。 被赐称号的人不会因为称号而升官加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上的满清前期获得巴图鲁称号的人并不多。 其中努尔哈赤时期有六人,皇太极时期有十七人,顺治朝有两人。 康熙时期没有找到相应记录,但不代表没有。 雍正时期有三人获得巴图鲁称号,后来又将其中两人的称号革去。 到了乾隆时期,巴图鲁称号的含金量直线下降。 他前前后后赐给六十八人巴图鲁称号。 福临看着大清巴图鲁鳌拜的身影,深吸一口气问:“鳌拜,你可有举荐之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