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临淮侯李祖述是大明第八代临淮侯。 初代临淮侯叫李沂,是曹国公李景隆的后代。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后被朱棣授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并增岁禄千石。 永乐二年,朱棣废除李景隆曹国公爵位,并抄家软禁。 李景隆死后,李氏一脉沉寂了很长时间。 嘉靖十三年,道长朱厚熜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把李景隆的四世孙李沂封为临淮侯。 李氏一脉再次出现在朝野上。 临淮侯的爵位也就此传承了下去,直至明亡。 有意思的是。 建文四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开城投降,迎燕军入城。 两百四十多年后的弘光元年满清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的后代李祖述也选择了开城投降,迎清军入城。 李景隆坑了朱标的后代。 李景隆的后代坑了朱棣的后代。 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 金陵城临淮侯府。 临淮侯李祖述在得知太子要召见他时,整个人顿时有些慌了。 他在书房里左右不停地踱步,脸上写满了愁容。 “侯爷!太子殿下的人在外面等着呢,您得抓紧时间跟他们走了。”府上的管家站在书房门外,向李祖述汇报。 “再等等!”李祖述心烦意乱的回答。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给他拿一锭银子,让他多等会!” “是。”管家领命后匆匆离开。 李祖述强迫自己坐在椅子上,静下心来思考。 不知想了多久,管家去而复返:“侯爷,太子殿下的人又开始催了。” “嗯,这就走!”李祖述站起身,拿起一件御寒的衣服披在身上。 打开书房的门后,他与管家四目相对。 “侯爷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管家问。 “当然有!”李祖述点头嘱咐道:“我走之后立刻把府上的银子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放进香阁,供奉起来!” “另一部分银子立刻送到大明钱庄存起来,速度要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