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朝廷缺钱,是时候让他们放血了。 “谢尚书。”崇祯看着这位在东林党内部举足轻重的人物。 “臣在。”谢三宾抬起头。 “巡盐的差事可不好干!”崇祯加重语气提醒。 朝堂的规矩是谁提主意谁负责。 谢三宾提议巡盐,那么谁负责巡盐就得由谢三宾说了算。 否则出了问题没法追责。 另一方面。 谢三宾此举是给朝廷分忧,给崇祯解难。 崇祯和朝廷必须给谢三宾一部分权力作为回报。 什么权力? 举荐官员的权力! 这也是朝堂的规矩。 谢三宾自然懂这些规矩,他施礼道:“巡盐的差事确实不好干!但只要选一能臣南下巡盐,定能有所收获!” “谢尚书可有举荐之人?”崇祯问。 “臣举荐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宋权担任巡盐御史,南下巡盐!” “宋权?”崇祯有些好奇,经历过之前的诬陷案后,宋权在朝廷的名声非常差。 东林党素来在乎名声,什么时候和宋权勾搭到一起了? 不过既然对方举荐,崇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点头同意:“那就依谢尚书的意思办!” “谢陛下!”谢三宾磕头谢恩。 崇祯笑了笑,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朝堂有党派。 现在势力最大的是首辅党和阉党。 地方上的党派更复杂,尤其是各地的盐运司官员,背后除了首辅党和阉党,还有齐党,楚党,浙党,徽党等党派的影子... 东林党为了逢迎崇祯,搞出了巡盐的大动作。 接下来,东林党肯定朝这些盐运司的官员发起进攻。 只有把他们拉下台,其余东林党才会有机会上台。 表面上是巡盐,实际还是党争。 只不过党争的重心从朝堂转移到了地方。 江南的官场将会迎来巨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