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由于这些人的兵力太多,导致时任大同总兵姜瓖认为满清要对他不利,于是在十二月初三割发易服反清。 阿济格得到消息后星夜进军,在次日下午抵达大同城外。 史书没有记载双方的兵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姜瓖兵力没有阿济格多。 因为姜瓖的前任是王朴,就是松锦之战率先逃跑的那个王朴。 那一战,大同和明军精锐损失惨重。 大同剩余的兵力可想而知。 阿济格来到大同城外后一边开始招降,一边派小股部队试探姜瓖实力。 姜瓖同样以小股部队迎战,双方互有胜负。 十二月初十,阿济格召降失败,遂命人在城外深挖十道堑壕,试图围城。 姜瓖亲率城中主力出城迎战。 留下的文字记载姜瓖出战大破之,逐北至阳和。 阳和卫距离大同约有百里! 姜瓖率领一支边军残兵,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不但把阿济格的满八旗精锐打败了,而且驱赶到百里之外! 可见明军战力之强! 阿济格兵败后不敢再进犯大同,只能向多尔衮求援。 正月初四,多尔衮派尼堪率兵入晋。 双方虽各有胜负,但尼堪败多胜少。 二月,被逼无奈的多尔衮决定亲征。 面对数倍之敌,姜然不敢出城野战只能坚守城池。 多尔衮调集红夷大炮轰城。 大同是边关重镇,城墙高大易守难攻。 在城中军民的殊死抵抗下,八旗兵死伤惨重。 八月,城中粮草耗尽,姜瓖部将杨振威杀姜瓖,开城投降。 可此时投降为时已晚,气急败坏的多尔衮下令屠城。 姜瓖兵变最终被平定。 事后统计,城中只剩下五个重刑犯没有被杀。 为了对付姜瓖,满清先后派出了阿济格、硕塞、博洛、瓦克达、尼堪、满达海、多尔衮以及吴三桂。 另外还有鳌拜,固山额真李国翰,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等人配合作战。 第(2/3)页